“好,好孩子,好啊。”吳校長用力地握了握她的手,拍了又拍:“好,真好。”

真要說起來的話,倒是他們要好好謝謝沈如芸。

“你是不知道,你的那個助學教學……真的幫了大忙了。”

好多窮人家的孩子,一股腦的想上學,卻因家庭貧困,求助無門。

他們這些老師也想幫他們,可是能力有限。

沈如芸和陸懷安他們推出這個方法之後,這些學習好卻家庭貧困的孩子,也終於有了一個門路。

他們可以過來教人讀書識字,教學並不難,但是卻可以包吃包住還能拿工資。

過來幹一個暑假,就可以賺夠他們一年的生活費。

寒假過來賺的錢,還可以幫襯家裡減輕一些負擔。

如此一來,家長們也非常樂意他們來。

不僅不要錢,還能往家裡賺錢呢!

這可比回去家裡做飯燒火強太多了。

沈如芸垂眸,微微地笑了:“我也只是想,不讓他們走我的老路。”

她是窮過來的,更切身地體會得到,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有多難。

難不在知識難學,而在環境困苦。

她能做的,也不過是提供一點便利。

畢竟,他們也是靠自己雙手掙錢的。

“就是你這個辦法好。”吳校長連連點頭,非常高興:“你都不知道,咱們縣裡啊,那成績,槓槓的!”

個個卯足了勁兒,想要往上爬,成績越來越好。

因為能來教學的就那麼些人,成績不好肯定是要被刷下去的。

杜校長微微一笑,認真地道:“這個辦法,我們也準備用到新學校這邊。”

說起新學校,倆人都來了勁兒。

帶著沈如芸一起在如今還是片地基的工地上轉悠了一圈,指著這裡:“這以後就是食堂,哎喲,這食堂可大,整三層!”

那處已經在砌牆的,則是宿舍樓:“分男女呢,陸總說了,要建八層樓!嘖嘖嘖,還給裝電梯的。”

這可不是一般的好了,這條件,能羨慕死多少人呢。

更別提那教學樓,圖書館。

說起圖書館,沈如芸也來了精神:“正好,前些天還有個校友說起,北豐有個圖書館要處理一批書籍,如果有需要的話,我聯絡一下,把那批書弄過來?”

“哎喲,那敢情好啊!”

書,誰會嫌多呢?

尤其還是北豐這邊的,肯定都很不錯的。

一行人邊說邊聊,直到開車去了新安村裡,都意猶未盡。

新安村裡,如今變化更大了。

田地都全部歸整過了,連田梗都幾乎消融了。

一眼望過去,整個村子,彷彿就一塊地。

大棚連著大棚,壯觀極了。

“那邊呢,是風景區。”村長指著黑山岰那一片兒,抽著旱菸吧嗒吧嗒:“以前那邊都沒人去,如今可熱鬧了。”

尤其是現在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一出太陽,好些學校遠遠近近的,都喜歡過來爬山。

又能爬山又能瞻仰烈士墓碑,順便採完花,還可以送給烈士們,難得是還一毛錢不要的!

這是多麼完美的秋遊!

“從這邊過去呢,可以通往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