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懷安嗯了一聲,還是比較滿意的:“昨天他們發了電報回來,說需要增加一些產品……你跟他們對接一下,正好,我們不是新收購了這麼多工廠,能安排的,都給安排一下。”

也給那些幾乎快停工的工廠,安排一些事情做。

該轉型轉型,該加班加班。

不要無所事事,這麼多工人,既然想留下來,那就得做出相應的成績。

“好的。”

龔皓和侯尚偉抽了時間,細細核對了一遍。

從中抽出十來家工廠,生產出口東南亞的產品。

這些產品,不需要特別精美,甚至質量都不用特別上乘。

因為本身價格就比較低廉,他們儘量保證薄利多銷就行了。

這樣的產品,由這些已經苟延殘喘的工廠來做,算是正正好。

他們的裝置一般般,廠房也不夠大,但好在還能運轉。

“把這批產品做好後,等資金回籠了,就可以給你們更換一下裝置。”

這點錢,陸懷安也沒放在眼裡。

給出這個承諾,廠長們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同志們,聽到了嗎!?好日子就要來了!”

日子有了盼頭啊,工人們也都興奮極了。

一掃往日頹靡,全都興沖沖的上班。

廠裡面,一派欣欣向榮,外頭今天失業明天倒閉,他們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

這邊認真趕工的場景,羨煞了一群馬上快要失業的工人們。

他們這邊看完,回了自己廠裡,都快停工了。

這種落差,真的能把人逼瘋。

可現在蔣學坤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們再怎麼折騰,也折騰不起一點水花。

只是,讓蔣學坤都沒能想到的是,月底的時候,數十家的廠長突然一起辭職了。

廠長辭職,這不是一個小事。

蔣學坤都只得暫時停下手裡的活兒,不耐煩地把人叫過來:“你們又在鬧什麼?”

不是都說好了的嗎?他收購,他們幹活。

也沒裁人也沒怎麼的,這又是在鬧哪出呢。

“我們去意已決。”

廠長們並不想多說,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蔣學坤初時還能好言相勸:“現在狀況也不大好,你們看,廠子都是打包賣的,你們又都是做管理層的,辭職後要去哪裡找工作呢?工作也不是這麼好找的,是不是?”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們總不至於,從這裡辭職走了,又跑去別的地方做普通職員吧?

他們能肯幹嗎?

“這個,就不勞蔣總您費心了。”

說得多了,見他們全都不為所動,蔣學坤終於是有些不耐煩了。

“走就走!”他一揮手,厭煩地道:“人多的是,你們不幹多的是人幹!”

廠長們對視一眼,哂笑道:“那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