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懷安同意之後,新產品便開始進行了量產。

這一次,鄒廠長走的路線是精而優。

不再是毫無思路地一通亂投放,而是進行了仔細的評估之後,率先投放去了博海市。

掛的雖然還是新安冰箱的名,但卻用的是新安冰箱的英文名字。

通體精緻而高檔,立刻跟國產的其他品牌拉開了層次。

新產品一經面市,獲得了廣泛好評。

在別的冰箱都賣不動的情況下,新安冰箱的銷售量節節攀升。

而這一回,鄒廠長早早地進行了外觀專利申請,說是銳銘早年吃過虧。

也幸虧他早有防備,別的廠子想進跟的時候,鄒廠長一封警告過去,人家就不敢伸手了。

就連錢叔,都不得不感嘆:“這人是當真有點本事的。”

那肯定,陸懷安笑了:“不然他也不能一手把銳銘拉起來。”

從前銳銘可不算什麼厲害的廠子,也是一步步爬上去的。

“估計銳銘那邊,腸子都能悔青了。”

確實如此,銳銘回過神來,發現換來換去,還是鄒廠長最靠譜。

至少,在鄒廠長在任的時候,他們的日子當真是一天比一天好過的。

可是這個時候,再去叫人回來也不現實了。

他們想新選出一位廠長,但是居然沒人肯做。

沒辦法,原先的廠長退任後,上頭要問責,眾人開會後一致決定,把責任全推給前廠長。

這中間有多少水分,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

他們也怕,自己萬一當上了廠長,會不會是下個背鍋的。

“那個時候,鄒廠長可沒少背鍋呢。”

銳銘群龍無首,情況一日壞過一日。

所有人都以為鄒廠長會趁勝追擊,可是他卻尋了陸懷安,說最近最好是低調一點。

陸懷安其實也有此意,不過倒還是順口問了一句原因。

“我總感覺,最近這勢頭,隱隱的,又開始偏向國營企業了。”

說起來,鄒廠長也跟體制內的人打過不少交道,還是挺敏銳的。

“這前邊的什麼二十個企業家……我數了數,基本都是國營企業的。”

而且後面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是偏向於國營企業。

這幾年明明是在搞經濟發展,上頭曾經下發過不少檔案,都是致力於支援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發展的,現在風向卻變了。

鄒廠長神色有些凝重,這次他出差也感覺勢頭有些不太妙:“我尋思著,如果這風向要變的話,我們得提前準備著。”

“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