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

像是開水白菜這種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頗為複雜的國宴菜。

總而言之。

一塊紅燒排骨,也是讓婁曉娥認可了江晨的廚藝。

“怎麼樣?”

比起婁曉娥,聾老太太也是毫不意外,畢竟她昨天才嘗過江晨的手藝。

“很不錯!”

“至少我吃過的廚子裡面,小晨的手藝能排進前五……甚至前三!”

婁曉娥也是讚歎道。

從她的角度來看,這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廚子這一行,可不是說會燒個菜,顛大勺就能學會的。

從最基本的刀工、火功、配菜、切墩、顛勺,哪一樣不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

而練好這些,也並不是就能成為大廚。

只是奠定了基礎。

還需要學會各種菜餚烹飪方法,以及一些獨門配方。

而這才是最難的一點。

畢竟無論是什麼年代,許多人的手藝都是敝帚自珍的。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許多師父都是防著徒弟一手。

臨到老的時候才會考慮將這壓箱底的東西傳給徒弟,甚至索性乾脆帶下去。

就像劇情之中的馬華和胖子,跟了何雨柱那麼多年。

等到何雨柱離開軋鋼廠之後,給於莉家的小飯館打工,胖子自以為學會了傻柱的廚藝,想要頂替傻柱。

卻不想傻柱還留了一手,最關鍵的作料搭配的秘方,沒有教會胖子。

令對方炒出來的菜,徒有其表,味道卻是千差萬別。

而江晨這般年紀,家中又沒有什麼人是廚子,是如何學來一身廚藝的呢?

相比於婁曉娥,江晨卻是想得更遠了。

劇情之中,何雨柱掌握著譚家菜和川菜兩大菜系。

川菜還好說。

譚家菜,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官府菜,壓根不是尋常人能夠學到的。

而何雨柱呢?

年紀輕輕,除了他父親何大清之外,顯然不太可能從其他地方學到一身廚藝。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自稱是三代貧農的人,如何學會的譚家菜?

這樣一來。

何雨柱的三代貧農身份,究竟是如何被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