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江建國,乃是鑼鼓巷附近出了名的街熘子。

不,也不能說是街熘子。

實際上……

原身的父親江建國還是有著自己的工作,乃是紅星軋鋼廠的一名採購員。

負責在京城下面的各處鄉村、合作社之中搜購一些計劃外的物資,雞蛋啊、豬肉之類的東西。

畢竟這個年代,經濟發展緩慢不說,各種物資都是需要憑票購買,限量供應。

而軋鋼廠屬於重工業,廠裡的工人每天工作量很大,憑著那點採購的物資也是壓根不夠工人們的需求。

所以軋鋼廠這邊也是一拍板,便成立了採購部。

安排了一群採購員,騎著車子四處採購各種物資,彌補物資上的缺口。

當然……

這樣的事情,在許多工廠都是屢見不鮮的。

而上面的一些有關部門,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按理說。

江建國這般身份,至少家中應該不缺少吃的。

但實際上。

根據原主的記憶,自從他記事開始,家中便是飢一頓飽一頓。

甚至有時候江建國這個甩手掌櫃,不知道跟哪些狐朋狗友去鬼魂,便是丟下原主一個孩子,獨自在家中餓肚子。

幸虧後院許大茂家的婁曉娥,還有聾老太太這兩個好心人。

也是知曉原主家裡的情況,心疼他這一個幾歲大的娃娃吃不上飯,時不時地接濟一些。

只不過。

婁曉娥雖然心善,但許大茂這個人,是個壞得流膿,而且自私自利的小人。

自然不願意讓自家媳婦時常跑到江家去接濟。

尤其是許大茂和婁曉娥結婚了好幾年,都是沒有一個孩子。

更是不希望因為婁曉娥接濟江晨。

令四合院的人誤會了自己的媳婦和江建國這個街熘子,有什麼不清不白的關係,給自己頭上戴一頂有顏色的帽子。

至於聾老太太。

雖然是五保戶,又是烈屬。

但這年頭,每個人每月的糧食都是有定額的,需要靠糧本去領取。

老太太腿腳不便。

許多時候都是靠著中院的一大爺易中海家裡照顧。

也不太可能用一大爺家的東西,再去接濟江晨這個小娃娃。

所以……

原身在四合院之中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明明是八歲大的孩子,但比起中院秦淮茹家的棒梗,不僅比對方矮了一頭。

甚至棒梗在傻柱,也就是何雨柱飯盒的接濟之下,被喂得白白胖胖。

而江晨卻是瘦瘦小小,形成了鮮明對比!

至於說原身的母親?

根據記憶,原身的母親在生下孩子之後,因為大出血,加上這個時代醫療條件並不算好。

等送去醫院的時候,人就已經因為失血過多,搶救不及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