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陳家就是他能泰然自若的底氣所在,郭榮心中洋洋自得。

遙想自己當年只是一名底層小夥計,如何敢想有一天,能跟這些神通廣大的鉅商同坐一席。這一切都要感謝陳家的兩任東主的恩重如山,尤其是一步步將自己提拔上來的大小姐,更如自己的再生父母。

張宏看著他的得意,暗啐一口。

小人得志。那天可說站著跟我們說話的,哪有他坐下的資格。

郭榮察覺到他的不善目光,趕緊收斂了一時不慎外露的心緒,呵呵笑道:

“多謝各位大東主能應邀前來赴宴,陳家不勝感激,因天時驟變,主家近日偶然傷風,病重不得不在家靜養,所以只能由敝人出面招待諸位,望諸位不要責怪陳家失禮不周才好。”

“陳東家既是身染疾病,我等不會不容人情,何來責怪之言。”

笑著接話的是孔柏原。

郭榮一臉感激的望著這位比自己還更富態的中年人:“多謝孔大東主體諒。”

“孔老兄說的甚是,我等豈會怪罪,…”

“陳東主既然身有不適,那就好好休養,希望他的病可以早日好起來,能來與我們把酒言歡…”

“生意固然重要,但身體更重要,郭管事一定要多多叮囑你的東家要養好身子…”

其他幾位鉅商也紛紛附和,各自都說了一些好聽的話,對素未謀面的陳辰表達了深切的關懷之情。

關懷備至的問候浪聲中,這位生病的陳家家主,彷彿就是他們親近的至交好友。

郭榮在暗自佩服這些鉅商的自來熟,默默的站在起身彎腰施禮道謝。

在裡間偷聽的小桃鬱悶的嘟囔著嘴,小姐沒病也要被他們咒出病來。

悄悄的撇了一眼在他們口中生病的小姐。

病重的陳辰的氣色不錯。

姓孔的?

她自動忽略了一聲聲的關心言語,在腦海中尋找有關姓孔的身份背景。

孔柏原,武陽府人士,他是近二十年裡迅速崛起的大商人,孔家兩代經商,但壯大孔家的功臣不是他們父子,而是孔老太爺。

孔太老爺原先是一名教書匠,窮困潦倒時入贅本地豪商,他曾經收養了一位小棄兒,這位小棄兒如今是當朝大理寺卿潘岳。

潘岳對孔老太爺的收養、教學成才的恩情沒齒難忘,暗中扶持孔家就是他的回報。

孔家的實力比蘇張兩家弱一些,身後的靠山也是稍遜蘇張兩家一籌。

陳辰發現有意思的是,蘇張二人羅列的名單都是如此,滿朝文武,身份比呂梁郡公和左相矜貴的人只有那麼幾位,但同等級的,或是不懼怕他們權勢的勢力卻也不少。

可名單上面一個也沒有,由此可見蘇張二人打起了小心思。

陳辰猜想,他們無非就是想爭取分配利益時的話語權,身份和實力的強勢,全然無需過多壓迫,別人自然會自動退避三舍。

再加上他們兩人一向同進同退,在即將成型的利益團體中,話語權不可謂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