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本同末離的風向標(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果說陳家透過世子與統領六宮的王后搭上了關係,由此可見王后選定了世子的立場,決意扶持世子和他的身邊人。
可如果是大王的吩咐,那只是例常公事罷了。
陳辰有意讓郭榮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以此來誤導這些鉅商,再由這些人將話傳出去,從而能影響朝中局勢。
傳言,有時傳著傳著就變味了,以訛傳訛之下,就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甚至更誇張,到時候她再新增一些戲劇性的色彩,更由不得人不深思熟慮了,王后是否確定了立場?
陳辰跟楚世子瞭解過王后的性子,她對兩個兒子之間的事情,一向不管,即便知道有哪個兒子利用她,也是放任自流。
眾所周知,王后深感手心手背都是肉,夾在兩個兒子中間,誰也不忍薄待。
但王后的支援尤為重要,不僅能影響局勢,也能影響大王的決定。
陳辰的一個小算盤就這樣撥不響。
因為蘇星河,他想探的是局勢的風向標,而陳辰是想製造風向標,兩者之間是本同末離。
可惜希望落空了。
說不惱,是假話。
“也不知蘇星河有沒有察覺到自己佈下的長遠的謀局?”
暗惱之餘,陳辰不禁無聲呢喃出這個問題。
他應該還沒有發現,否則就不會如此安定的坐在此處商談生意。
他能明銳的發現暗藏的玄機,未必就能看透一個長遠的格局。
自己的陽謀,儘管他會察覺出不妥,但考慮到利大於弊,為此深陷其中,作為當局者,迷也。
只有在日後,陽謀漸漸浮出水面,他發現了也為時已晚。
此外,還有另外一件事可以證明他沒有看透這個佈局。
記得第一次跟他打交道時,他明知陳家的後臺可能是楚世子,但依然選擇急切的壓迫陳家,完全沒有細想過後果會如何,這般行為是因為他重眼前的利益。
利益往往能矇蔽人的雙眼和神智。
不過明蘇星河不是因為此故,他只是在相關生意上的事,有勇於冒險的果斷。
只思進取,不思長遠,也非說蘇星河是一個目光短淺之人,畢竟他的政治眼光敏銳,只能說他是重利又務實的人。
郭榮也是務實且重利之人,所以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與生意無關之事,他不會考慮的這麼多。
因此在聽見蘇星河的疑問時,不作多想,只是連忙擺手解釋道:
“陳家何德何能可以代管大內運承庫,只是宮裡出錢,讓陳家代為經營紡織業的一切事務而已,而且宮廷還會派人前來監管。”
孔柏原問道:“王室派人監管,是不參與經營紡織業,那我們又將如何?是投入銀錢之後,就可一同參與經營,還是也只准派人來監管。”
郭榮開口回答:“自然是由陳家經營,諸位只需各派一人來監管賬目,此外任何有關紡織業的事務都有權監管。如果有質疑可以提出意見,陳家會盡力作出讓各位滿意的更改,但諸位都不可插手紡織業的事務。”
眾商人一聽,覺得這樣倒不是不能接受,不過若是能再謀算一些實權,豈不是更好。
郭榮接下來的話,很快便打消了他們剛起的心思。
“陳家不是不願意讓各位共同參與經營紡織業,而是怕各位事務纏著脫不開身,因為紡織業所需數目龐大的兩樣原料,棉花和羊毛,都需要仰仗各位不辭辛勞四處收購,如此一來,哪還有精力管理紡織業,有你們的相助,陳家便能專心致志的經營紡織業,如此分工明確也能將事情做得更好,諸位且說是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