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有睡覺,是因為心緒不太安寧,商隊走完這段路程就離開府衙地界,進入荒山野嶺。

吳叔說在到達邑縣之前,很有可能會有流竄盜匪,這些匪徒不是已經繳納過買路錢的山匪,搶商隊是常有的事。

陳辰掀起窗簾,往外望。

窗外是一片原始景觀,入眼可見都是山林荒地。

她看見不少成群逃難的百姓從山林裡走出,朝著這邊的方向而來,應該都是往信陽府去的。

不少衣衫襤褸的難民,瞧見商隊裡衣著光鮮的護衛時,眼神流露出羨慕嫉妒還有恨意,甚至有青壯聚集在一起低著頭竊竊私語。

也正因如此,對於那些面色灰敗的婦儒老人,商隊裡的人想給些食物也不敢。

小桃望著窗外的雙眼隱隱有溼潤,同情心大起:“小姐,那位走路踉蹌的老嫗肯定是餓極了。”

陳辰面色黯然。

不是她心狠,這些年她吩咐開的粥棚和贈的醫藥可不少,年年都收養孤兒救助老人寡婦,可世道依舊如此。

亂世要救的是世道。

她來自和平年代,比誰都希望結束這個亂世,想看到百姓免遭戰火生活安樂、老人能安詳晚年、婦人安度一生、孩童能安然成長。

陳辰想著這些,心裡不免酸澀,語氣也有些低落:

“你搭救了,別的流民也會伸手討要,這群人有糧食吃,別的流民也會追上來堵車隊,那樣就別想走了,等糧食給完了,沒有領到的還會有怨氣,認為我們是不願意給了,有心人稍一煽動,禍事就起。況且今天她有口吃的,那明天后天呢?”

小桃聽懂了,垂頭喪氣的點點頭。

楊無風跟在馬車後面,聽見這話不免要嘲諷兩句:“說的好,商人果然生性奸詐,最曉得趨利避害。”

聽他一這席話,垂頭喪氣的小桃氣得一個大急轉,氣勢洶洶的挑開窗簾,惡狠狠的瞪著他:

“你胡說,商人也是人,也分善惡,我們陳家的錢都是正正當當賺來的,而且我們家年年施粥贈藥幫助災民,小姐還救助了許多無依無靠的老人婦孺。”

楊無風嘲諷:“自說自話!”

“你才是個惡賊…”

小桃的話嘎然而止,朝她搖了搖頭。

“小女子承蒙您的讚譽!”

像這樣借題發揮洋洋自得之人。你漠視他,他便會覺得自討沒趣,得不到貶低別人所帶來的樂趣。

“哼!”楊無風冷哼一聲。

策馬跑到那老嫗面前,在老嫗恐懼的目光中,遞過一張麵餅。

這一幕引來不小的騷動,有幾個青壯小心翼翼的朝他這邊挪動腳步。

楊無風從馬背上抽出明閃閃的馬刀,陰冷的眼色充滿殺氣。

幾個青壯都被震住了,忙停下準備偷襲的步伐,低首或扭頭四顧。

陳辰遠遠的看著這一切,想不到此人還有如此善心?或者是因為剛才之事跟自己鬥氣?

剛才沒有反駁他的話,是懶得辯解。

在封建禮教的教化下,商人就是奸詐、不擇手段等的代名詞,在世俗的偏見和惡意貶損的夾縫中,只能強顏歡笑?

那可未必,至少陳辰就嗤之以鼻。

後世典範可不少,不論是'痞'出本事來的白景琦,還是明朝末期可以影響朝堂的徽浙晉商、又或是掌握了晚清朝廷財政命脈的晉商。

他們以一個個近乎傳奇的經歷在向世俗說不。

在信陽,陳辰不同於這個世俗商人的行事作風,正是受這些前輩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