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州市局刑偵支隊加強科技興警,以痕跡物證檢驗為基礎、以新技術手段應用為支撐、以資料資源融合應用為突破,不斷加大對命案積案的攻堅力度。

今年10月份,成功從23年前“8.22”搶劫殺人、輪姦案捆綁受害人的繩子上提取出一條男性基因,並比中海江海州籍男子張江橋(男,48歲)基因,破解了物證中的“隱藏密碼”。

獲得線索後,市局、縣局領導高度重視,刑偵支隊、網技支隊、寧黃局成立聯合專案組,整合各警種優勢資源,從組織領導、警力部署、後勤保障等層面確保了案件偵破工作的順利開展。

“叮!宿主有項新任務,破獲一起殺人積案,完成任務獎勵正義值2500點,根據深挖帶破案件情況獎勵相應技能道具。是否現在接受?”

“接受!”

……

透過專案組情報研判、外圍調查,初步確定張江橋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並分析其同案很可能是其同鄉。

10月11日,嶽劍帶領專案組赴海江海州市開展抓捕工作。

由於張江橋有同案且可能在一起經商,為免“打草驚蛇”,對張江橋的抓捕必須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秘密抓捕。

為此,專案組在海州市公安局嘉海分局刑偵大隊的鼎力相助下,不厭其煩對張江橋經商的農副產品大市場展外圍調查,研究最佳抓捕方案。

嶽劍帶領專案組成員冒著炎熱的天氣、忍受著蚊蟲叮咬的惡劣環境,通宵達旦蹲守在張江橋經營農副產品批發的菜市場。

“叮!宿主啟用超級蹲守術!”

整整蹲守了2天后終於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張江橋悄然抓獲。

專案組對張江橋的審訊工作一開始就遭遇到了“五大難題”。

“一是時間緊,最大限度的法律時間只能審訊48個小時;

二是執法要求高,根據相關法律,對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時必須全程錄音錄影;

三是物件畏罪心理嚴重,言語間所謂皆是“即將面臨極刑、要失去家庭、要出賣同夥”等消極詞句,不願意配合;

四是張江橋身體條件差,其於三年前因肝癌進行過肝移植手術,身體狀況差,審訊中以身體不適、記憶模糊等為由對抗;

五是案件久遠,現存證據缺失,口供真實性難以印證,查證困難。”

面對以上困難,專案成員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在審訊過程中以掌握的證據為基礎,以法律政策和倫理道德為主線,不斷給張江橋施壓。

雖然如此,張江橋仍以癌症過,看淡生死和身體不適對抗審訊,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但細心的嶽劍捕捉到,張江橋在被審訊過程中多次提出要按時吃藥,談及其妻子、兒子時眼中含淚。

見此,嶽劍隨即轉變思路,從張江橋對家庭的依戀作為突破口,採取攻心策略,一方面勸說其主動交代爭取寬大處理。

“叮!宿主啟用超級感化術!”

另一方面在保障審訊強度的情況下,盡最大能力幫助其尋找換肝後的進口藥品,並聯系其妻子處理好蔬菜生意和兒子的生活學習。

30多個小時的審訊攻堅後,張江橋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我從小就沒有感受過父愛和母愛(其父親在其3歲時過世,母親改嫁,是你們公安機關給我的溫暖,讓我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要活著讓我兒子感受父愛。”

隨即交代了當年的犯罪經過,並供述出其他兩名同案犯。

據其交代,專案組又運用大偵查作戰模式,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裡先後於海州、金陵兩地將另外兩名同案郭華(男,43歲,會安人)、方承銘(男,49歲,會安人)抓獲歸案,為該案的偵破畫上圓滿的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