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借住
章節報錯
好漂亮的小媳‘婦’,待漢子抱了妻子進屋,幫她解了身上的斗篷時,所有人都覺得眼前一亮。如此這般秀麗的‘女’子,真像是從畫裡走出來的。看那身段看那氣度,雖然鄉下人不懂得,但也發覺自己逢年過節趕集時去城裡看到的那些個大官家的夫人小姐,都比她遜‘色’幾分呢。於是當下便有小孩子大聲地說道“姐姐真好看。”小媳‘婦’聽了先是微微一怔,兩隻杏眼好看的睜大了些,旋即又笑的眯成了彎月裝,對著誇讚的小‘女’孩點頭道“謝謝,小妹妹你也很好看呢。”
小孩子聽了誇獎,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一下子躥到了大人的背後,只留著兩隻眼睛不時的探出來。‘婦’人見狀好笑的一拍孩子的腦袋把她使喚出去了,這才回頭招呼小兩口說“好看什麼,成天‘弄’的跟個泥猴子似的。小娘子你別客氣,趕緊坐下,我來生火。我家男人姓胡,排行老三,你就叫我胡三娘把。你們怎麼稱呼?怎麼這都快過年了還跑出來。”
小媳‘婦’邊伸著手烤火便羞澀的笑笑“你叫我薛黎就好了,我家相公姓蘇,叫蘇靖。他是陪我去看我爹的,我孃家有點遠,要走很久,本來準備的‘挺’妥當的,但是沒有想到今天冬天竟然來的這麼早,山上又格外的冷,所以才前天晚上不小心受涼。我這一病,真是麻煩了他不少。”薛黎說到這些時,神情頗為懊惱。
胡三娘轉過頭去看她,果然臉‘色’紅的有點不太正常,估計有點發熱,心中的母‘性’一時氾濫,不由得開口說道“出‘門’誰都不容易,我看這樣吧,反正我家地方夠大,不如你們多住幾天,把病養好了再走吧。這出‘門’在外,誰沒有個三災八難的。你也就別在意了”
“這怎麼好意思……”
這兩個人正是蘇靖和薛黎,自從跟賀武分手之後,兩人一路前行倒也愜意,只是五六天前兩人不慎‘迷’了路,拐到山裡了幾日才出來。本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可不巧有晚下了雨氣溫驟降,兩人晚上沒在意,薛黎可能趕路的日子辛苦,拖累的身體差了許多。第二天起來就有些不舒服。薛黎這兩年還沒生過病,所以一時不曾留心,沒想到小小的感冒來勢洶洶的發展成發燒,還暈倒了一次,可嚇壞蘇靖。幸虧隨身帶著甄子墨配的‘藥’,忙活了兩天總算好了些,只是這一來要接連‘露’宿郊外是不行了。所以蘇靖才會這般緊張的找著借宿地地方。
鄉下人總是熱情,端來了熱水,抱來了柴火,隨著笑語聲,噼哩叭啦的火焰跳了起來。這初冬的夜裡也變的格外暖和起來。蘇靖也不是閒的慣的人,幫薛黎收拾好一切便起身四處幫忙,這家的男人不在。有些體力活堆積了不少,蘇靖劈完了屋後的柴打滿缸裡的水,這幫忙修起了壞掉地樓梯。
“你們家的大個子可真能幹,劈柴比我阿大還快呢。”陪著薛黎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的看完蘇靖劈柴,回來向薛黎報告道,薛黎笑著應道,‘摸’‘摸’她的頭髮,順手掏出了剛才喝‘藥’時蘇靖拿來的糖。果然很得小孩子的歡心。
“這個糖可真甜,比我娘過年時候買地都甜。”小丫頭樂的兩個眼都眯成了縫。
“是麼,這個可是我自己做的,你要喜歡的話還有些,都拿去慢慢吃吧。”薛黎一邊幫她擦流到衣服上的口水,一邊笑著說道。
“那個不行。”小孩子意外了搖了搖頭說道“我娘說過不能隨便拿人家地東西。”
“又不是什麼貴重的。幾塊糖而已。”
“誰說不貴了,我看著去年我娘是一斗米換一塊糖的。可貴了,買回來只有爺爺一個人能吃,我還是過年地時候分到了三塊。”小孩兒咬著手指說道,薛黎倒是一愣,沒想到唐朝的糖竟然這麼稀罕,仔細一思索便明白緣由,在古代製糖技術並不是很發達,一直到唐朝玄奘法師西遊回來,帶來印度先進的熬糖技術後才有所改變。等到中國吸收了外來的技術,進一步發展領先於世界時已經是宋朝的事了,所以冰糖葫蘆這種東西才在那個時候被髮明出來。現在是高宗時期,玄奘法師回大唐也不過數十年時間,以古代的技術傳播速度,這種地方當然還在用遠古的落後技術,自然是產量低質量差價格貴了。
“不過一斗米也不算很貴了吧?”薛黎拖著下巴問道“不是說長安的米才十文錢一斗麼?”
“我不知道。”小孩子搖搖頭,正好胡三娘過來聽到薛黎地問話,笑著答道“你說的那可是老皇曆了。前些年風調雨順,最低的時候是賣過數十文一斗的價錢,可是這幾年又是水又是汗又是澇的,年前的米已經升到了六十文一斗。”
“這麼貴?”薛黎不由得瞠目結舌,竟然漲了八倍,政fǔ都做什麼去了?為什麼沒有任何措施。“官府呢,怎麼不管管這事?”薛黎下意識地開口問道。
“管?官府怎麼管?”胡三娘不解地問道,薛黎語塞,自然不能跟她解釋什麼政fǔ有平抑物價,維持社會政治經濟的只能,只有含含糊糊地說道“我只是想著大夥兒買不起糧,官府總要做些什麼吧,要不然人都餓死了怎麼‘交’稅。”
“這個啊,倒是有。皇帝免了我們這裡今年的賦稅,可是前年遭了蝗災,今年沒有蟲害,但龍王爺又發了怒,正在收莊稼的時候下了半個月的暴雨,收成減了七八,這下別說是稅了,連人都養活不活,免了稅又能抵什麼事。我們這裡還好些,我有個兄弟,他們那兒都旱了三年了,早過不下去,整個莊子的逃難去了。”
這麼慘,想到自己今年遇到過的,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懂農事,只怕那個莊子是這種下場了。聽到她說有那麼多人逃難,薛黎只覺得一陣愕然,最後也只能嘆息一句“那隻怕很多人年關難過啊。”
“可不是麼,要不然我家三郎也不會這個時候還進山去。”胡三娘一時也有些黯然,但是很快揮揮手又恢復過來了,“你看我,怎麼總說這些讓人不快的事。這些也不是我們小老百姓能管的,只求這開‘春’好好的下幾場雨就行了。說說你們的事,你們要到哪裡去。”
“長安”薛黎答道。
“哎呀我的娘啊,原來你家在長安住,怪不得我說你長的跟我們這些村裡的人就是不一樣。我聽說那長安城可漂亮了,那城牆都是青磚砌的,皇帝住的地方都是拿金子鋪的,城裡有好多人,什麼藍眼睛紅眼睛的人都滿地爬的是。”說起長安,這個大嬸跟後世自己見到的那些個農村‘婦’‘女’說起北京時一個樣子的,充滿了光怪陸離的想象,聽的薛黎忍俊不禁。
“我離家太久,都有些記不清了。”薛黎笑著搖搖頭道,“有空大嫂你去長安看看不就知道了。”
“那麼遠,我怎麼可能去的了。”胡三娘擦了擦手蹲在一旁烤著火笑著搖頭說道“我連縣城都沒去過幾次,哪兒敢到那麼遠的地方。不過大妹子你膽子可真大,敢一個人嫁到這麼遠的地方,就不怕你家裡的爹孃擔
“爹,娘,”薛黎低低的沉‘吟’了一聲,自己的那對爹孃早已過世,這個世界的爹孃,記憶中也只有爹一個人的印象。離長安越近,想起來的回憶就越多,彷彿自己正在一步步走進那個叫薛麗孃的‘女’子的世界,去承擔她的使命。
薛黎搖了搖頭,想甩掉那些令人不快的念頭,低低的看著火光發呆著說道“我只有爹,沒有娘。其實當時嫁的時候,也沒有想那麼多。”
“傻丫頭,怎麼能不想多,嫁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不能你喜歡他,他喜歡你就行的。像你,你爹養你這麼個閨‘女’也不容易,你嫁的這麼遠,老人家想你一面多不容易啊。那老父親,你別看健健康康的,說沒了就沒了,閨‘女’離的遠,不定就瞧不到最後一面了。對了,你爹有多少歲了?”
“五十多,快六十了吧。”薛黎悶聲答道,心裡卻明白,隨著長安的‘逼’近,自己這樁婚事中的問題也越發的明顯起來了。
“就是,六十多歲的人,還能活幾天,想當年我爹爹就是,”胡三娘說著說著彷彿想起傷心事,淚珠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偷偷的擦去眼角的淚,笑著對薛黎說“我看你們家男人也是一個實心腸的好人,你這次回去就多陪陪你爹他肯定沒二話的。”
“嗯。”薛黎應了一聲,胡三娘看看自己說了一堆的廢話,也不好意思撓撓頭,“你看我這記‘性’,本來是過來問你吃不吃飯的,你等著,我去給你端粥來。都已經病著了,千萬可不能餓著。”說完就拍拍手的走掉了。
蘇靖回來的時候,看著薛黎坐在火前發呆,連自己來都都沒察覺到。蘇靖‘摸’‘摸’她的頭,“怎麼了,是不是又不舒服了?”薛黎被他一驚,無意識的避開了他的手,“沒,沒什麼,就是有些擔心我們出來這麼久,家裡不知道怎麼樣了。”
“你就別‘操’心了,我們安排的穩穩妥妥的,一定沒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