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室友在那裡開玩笑的時候,坐在床上的方墨,腦子裡面卻是開始活泛起來。

大學生創業,第一個試點在自己學校其實最好,投資少,風險低,最為關鍵的是,大學生都是屬於最優質的流量,也是最容易變現的流量。

而想要賺大學生的錢,最重要的就是把服務行業做好,就比如說很多人不吃早餐,是因為上午沒課,想要在寢室睡一會兒,又比如說,有兩個快遞點在距離學校外的幾百米地方,很多人快遞到了幾天都懶得去拿。

方墨想要做的就是做一個app,把這些服務整合在一起。

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腦洞,甚至只要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因為跳蚤群就是這麼幹這個的。

這些服務在跳蚤群上都明碼標價過了,一般都是兩三塊錢,而方墨做的這個apo,其實功能也就相當於一個跳蚤群。

但是比起跳蚤群的不確定因素來講,這個APP就要方便很多了,至少會有部分學生是專職做這個東西的。

這個app至少在一定時間裡面具有不可複製性,畢竟需要的成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至少推廣費是大頭,按照現在網際網路的資料,一個新使用者的培養,大概需要兩百塊錢。

前段時間那些個某團優品,為了搶佔市場,投入了幾十個億,也只是佔領了少部分市場。

也就是說想要讓全校人都成為這個APP的忠實使用者,至少得要400萬元。

學校裡面推廣價格可能稍微低一點,但也不會低到哪裡去。

再看看利潤,利潤點上來講,收回成本的週期太長,所以除非方墨這個模式獲得標誌性的成功,有外來資本入場,也就是他一家獨大的情況。

平臺這東西需要錢才能操作,說句不好聽的,只要有榜單在,方墨就不會缺錢。

這東西方墨不會選擇和任何一個人合作,哪怕是陳遠峰,因為這個前期投入太大,收回成本時間太長,方墨有榜單不怕等得起,而其他人不行。

但是不管如何,這事情工程量太大,方墨還得找一個幫忙的人。

說幹就幹。

方墨下床,看了一眼還在那邊敲擊著電腦鍵盤的李巖。

“李巖有空嗎,我有件事要麻煩你一下。”

“額,有空。”

應了一聲,李巖跟著方墨到了陽臺上去。

“我看你還挺喜歡做程式設計這些東西的。”

“都是瞎玩的,以後看能不能去做一個程式猿。”

李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這樣,我就不和你兜圈子了,我其實想要做一個app,你出個價格吧。”

“app啊,我恐怕不行。”

李巖聞言,猶豫了一下說道。

“你那邊應該有認識的人吧,幫我聯絡一下。”

“墨哥,其實app就是一連串程式碼,軟體本身可以複製的,但是bug這個東西是永遠都存在的,它需要一個團隊來維護,比如美工室,負責安卓,蘋果前段的程式設計師,還有後端維護的,就算小型app,每個只請一個的話,一個月至少也是四萬以上。”

李巖說的這些,方墨早就有了解了,點了點頭。

“這些,我都知道,你是混那個圈子的人,你看看能不能幫我聯絡到人,薪酬好說。”

本以為自己把一切跟方墨說明,就能打消他心血來潮的念頭,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堅持。

而且一個月幾萬塊錢,這對於學生來講簡直是一筆天文數字了,方墨平時也不像是富二代了。

當然李巖識趣的是,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並沒有多問。

“這個我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