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懷城說:“那日,朕與百官敬神,不在宮中,可也是囑咐好了祝鑑,保護好你。”

珵兒的眼眸微微閃了兩下。

“那時你月份已大,後宮之事朕已交由淑妃打理,那日已是初二,朕不知,為何你偏偏會去壽康宮,又恰巧回宮的路上會出現一群野貓。”

他聽見珵兒早產的訊息時,已經是初三清晨,來報信的太監說,皇后早產,誕下一位公主,帝心半喜半憂,喜在珵兒生下了他的孩子,沒人會把主意打在公主身上,憂在……珵兒是早產……

他快馬加鞭的回了宮,甚至祭祀大典都是黎相替他主持完成的。

他回宮之時,玉蘭殿的珵兒還昏迷著,小公主也是早產有些虛弱無力,他匆匆看了一眼妻子和女兒,便找來了祝鑑。

祝鑑說,那群野貓是聞到了一種貓薄荷的氣息,神經興奮,又加上是野貓,無人管束,而年下氣氛正濃,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加上皇后出宮只帶了貼身宮女,沒有能力保護皇后,他當時又被太后留在了壽康宮,故此,沒能護得了皇后娘娘。

為此,祝鑑捱了一百軍棍,不是行刑的板子,是軍棍,比廷杖打起人來可要狠多了。

後來查下去,這貓薄荷是岑妃宮裡的,卻因為淑貴妃宮裡養的貓喜歡這個氣味,這貓薄荷便也在翊坤宮栽種上了。

很巧的是,岑妃和淑妃的宮殿緊挨著,而齊音珵回玉蘭殿恰巧就是走的這條路,這一條線上全是貓薄荷的氣息,就算有野貓,聽起來也是合情合理。

他順著杆查下去,淑貴妃本來是不愛養貓的,可太后卻在不久前賜給了淑妃一隻白貓,極其兇狠,除了自己的主人,看見生人便是愛攻擊的。

一切都像是巧合,可又似乎過度巧合。

他派人與玉蘭殿的貼身宮女確認過,當日攻擊皇后的貓群裡,確實有這隻貓。

當時顧懷城心裡便有了數,這事,不是太后做的,便是淑妃。

太后對他有恩,動不得,可淑妃不一樣,燕國蠢蠢欲動,正好拿這個燕國公主殺雞儆猴。

於是,他也沒派人審查,淑妃直接下了大獄。

罪名曰:陷害皇后,謀害嫡子,罪不可赦,淑妃失德,念其誕育過皇子有功,留其全屍,賜毒酒。

行刑之際,太后帶著大皇子到了天牢,責令撤下了淑妃的毒酒,還派人喊了皇帝過去。

有太后護著,淑妃知道,自己這一關算是躲過去了,顧懷城去了,看都沒看淑妃一眼,直接盯著太后,眸色中沒了從前的孝子模樣,他說:“朕這是最後一次容忍淑妃在宮中作惡,也是最後一次容忍母后對朕的其他孩子下手,母后再動手前,最好考慮清楚,母子情分,還要不要了。”

這件事,算是了了。

無疑,齊音珵吃了一個大虧,她醒來之際,只記得自己是被一群野貓嚇到早產了,而知道她害怕貓的,只有顧懷城一人。

顧懷城未曾與她解釋過什麼,她便預設為這件事是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