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二十八章借刀殺人(二)

金黃杏葉翩然而落。摻雜在大片的枯葉裡只見柄梗。

錦衣蹲身撿起一片便在手裡迎著風輕轉:“太后她老人家跟前清淨了嗎?”

今日是十五,太后要到御花園的佛堂裡敬香。昨日錦衣在曹夫人跟前搗鼓了一番,今日便有意來見太后。

“皇后已經回去了,只剩下曹夫人還在她身邊。”落雲已經打聽的仔細,雖然她不是很明白錦衣到底要做什麼,但她知道她是一定有所盤算。

“那走吧,咱們去佛堂裡拜會一二吧!”錦衣說著一甩杏葉,人便施然而去。

半年之隔,今日也算故地重遊,再看這香薰繚繞,再見這紫煙彌散,錦衣含笑於濃香裡立於堂前,謙恭逸靜。

磬音鳴響,曹夫人搖身而出:“太后在敬香,錦貴人不知避讓,來此未免唐突了吧!”

錦衣掛笑而言:“曹夫人此言差矣,佛法普度眾生,敬佛只觀心誠與否,豈論卑賤?”

“你……”曹夫人才瞪眼欲反唇,可柳兒卻跟了出來:“錦貴人您來了啊,太后正想找個人論經說法呢。這可好了,快請進吧!”

錦衣衝著曹夫人笑眯眯的一躬身讓落雲等在外面便進了佛堂,她一進去,柳兒便退出去掩上了佛堂之門。

“錦衣見過太后!”福身行禮,太后跪於蒲團上身量筆直,只淡淡的嗯了一聲。

錦衣乖乖的在其後而跪,也學太后那般雙手合十,一副靜心求誠的樣子。

“拜佛求的是心靜心誠,你如此浮躁,拜了也是枉然。”太后閉目輕言,似是自喃,但話語卻是句句戳著錦衣。

錦衣虔誠之態的閉眼合掌,聽到太后如此說,便也喃喃而答:“佛祖言:眾生百相,凡心有我佛者皆可渡,或於九天,或於九地,生老病痛之後卻是大徹大悟之時,只心中有佛,皆可點化。”

“你覺得你能得道?”

“心中有佛,酒肉和尚亦得道,錦衣雖是凡夫俗子,卻也有心得道。”

“心誠故而得道,但專於是非只怕得道之後也非安心理佛之人,終究成不得佛!”

“錦衣不求成佛,只求得道,能於佛祖之下聆聽教誨。一沾佛光,便足矣!”

太后此時睜眼一笑,撤了掌印回首看錦衣,而錦衣此時也睜眼,她見太后看著自己,當下便衝著太后以佛禮參拜的動作向太后叩首。

掌心攤於首兩側,誠心得叩拜之姿令太后的眼微眯:“你這丫頭真是膽大,佛祖即在眼前,此舉不怕折了我的壽數?”

“錦衣的眼中只得一佛,誠心叩拜我佛而已,何折尊壽?”

“呵呵。”太后忽然莞爾,隨後伸手於錦衣,錦衣連忙跪行到跟前,將太后扶了起來。

“在我眼裡,你是個聰明人,知道風哪邊勁就往哪邊倒,隨風而擺這是聰明人得活的本事,可是你最近卻不大安省,怎麼著,還想興風作浪?”太后輕聲說著眼卻十分凌厲的盯著錦衣。

錦衣微微頷首,口中不慌不忙而答:“昔日佛祖夢裡相言。若要得道,需經磨難,如今信女知如何磨滅孽障,但,一己之力卻甚為柔弱,思來想去,能借天兵天將來助的話,事必成,故而興風作浪為妖亦不怕,只求磨滅孽障,好報我佛,信女之虔誠。”

“哼!”太后冷笑一下,鬆了錦衣的臂膀:“可她也能算天兵天將?”

“我佛慈悲,時時刻刻惦念關照,但人心已蠱,留亦成害,不留亦難,倒不如讓她做個天兵天將,為我佛清路而投身於此,您覺得呢?”

“你打得什麼注意?”太后回眸盯著錦衣,眼裡已無凌厲,只有期許。

“皇后獨上,玉昭容穩下,暫看無事,但數月之後,只怕妃位必許,而皇后得一太子固可穩後位,但玉昭容於貴妃位也勢在必得。將來,不是又成兩虎相覷?若皇后所產乃是公主。只怕形式亦危急……”

“你這算未雨綢繆?”太后微微抬了下巴。

“不,錦衣還沒那麼大的本事,不過是審時度勢之後,依照宮局想早早的為太后抑制住玉昭容而已。”

“想到是不錯,我也有意提你,可是你把她扯進來有什麼用?難道她能當你的開路先鋒?”

“不敢,其實錦衣所請並非自己,而是希望……希望珍貴人借曹夫人之請先登高位,如此太后算安撫了曹夫人不說,錦衣也好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