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遭受火災的災民本身家庭條件就非常一般,加之火災發生突然、蔓延迅速,人能完好無損的跑出來已然不易,根本沒能從家中帶出什麼東西,這就導致無數人只能走上馬路討飯,有的就在路邊搭建窩棚棲身,其慘狀令香江社會震驚。

當時白宇雖然尚沒有出生,可是當後來香江又發生嚴重的木屋區火災時,他的阿爸和阿媽也和他說過一些當時他們親眼所見的慘狀,所以他對於當時的事情也有一些瞭解。

加之81年他親眼見到過的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大火,那火災造成的恐怖影響,哪怕是已經過了一年多,他也依舊感覺到心悸。

此前,雖然其他木屋區就接連發生過數起火災,可是與石峽尾木屋區的這場大火相比都只能算是小意思,正是石峽尾木屋區的這場大火,迫使港督府開始認真考慮底層居民的住房問題,新的公共住房政策《公共屋邨計劃》由此起步。

後來隨著71年麥理浩被委任香江總督以及香江人口劇增的原因,《公共屋邨計劃》更是更進一步修改為《十年建屋計劃》以及後續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至於為什麼做了這麼多,還有許多人尚且住在木屋區,則有各個方面的原因。關於木屋的問題,哪怕到了千禧年以後都沒有被取締掉,就能證明這個問題有多麼嚴重、多麼麻煩。

關注新聞的白宇知道,因為81年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大火的緣故,港督府於去年終於開始為所有寮屋進行登記,紀錄每間屋面積、高度、居住人口等資料,並且告訴寮屋的居民不能自行擴建房屋,否則會失去清拆寮屋時入住公屋的資格。

從自己“前世”的記憶,白宇知道香江地區“前世”有不少明星和名人都是從木屋區,又或者比木屋稍稍好上一些的唐樓中走出來的。

唐樓的住戶和木屋區的住戶相比,其實也只是到達香江時間早晚的事情而已,早到的自然居住的位置從外在來看要體面一點,畢竟是住樓裡嘛!

但其實真正住在唐樓中的人,並不是都那麼體面。

如果是那種自己有一戶差不多十幾平米,甚至二十幾平米麵積屋子的還好說,那樣起碼足夠讓自己一家六七口人居住。可要是那種一間屋子裡住兩三戶十來口子的話,那別說體面了,啥都沒有了。

畢竟唐樓說是樓,可是樓內不光沒有電梯,甚至大部分都還沒廁所,而且採光極差、極度擁擠、消防隱患巨大。

初代公屋和唐樓有個類似的地方,那就是樓裡幾乎沒有廁所,可是人又是必須方便的,所以建房子的人就安排在兩棟樓中間的連廊處修建公共廁所。當然如果是45年以後建造的唐樓面積會大一些,而廁所也被放到了樓裡面,可是從五十年代後公屋的修建便逐漸取代了唐樓,所以好一點的唐樓其實並沒有太多。

未來香江的幾位行政長官當中,就有一人是在老式唐樓中長大的,不過對方既然能夠好好的念上大學,而且在78年,家中就能分期買樓,所以他也不太清楚對方的家庭條件到底如何。

可無論如何,對方的家庭條件,相較於她前面幾任行政長官肯定是要差上許多的,不過對方畢竟現在還在工作所以也不好過多提及。

相比深水埗區因為木屋、唐樓、公屋等房屋問題加上其他的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從而導致發展較差,元朗區雖然同樣因為房子的問題才發展的比較差,可是元朗區畢竟是在七十年代才在政策驅動下開始發展,所以發展的慢些與深水埗區相比還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元朗區與深水埗區還有一個不同點,那就是元朗區根據年齡中位數計算,元朗區為香江人口最年輕的地區,年輕人相對窮一點也是正常的,說不定未來元朗區會超過深水埗區,讓深水埗自己墊底。

相較目前發展最差的深水埗區和元朗區,中西區這個香江第一區,除了人口比兩個並列倒數第一的地區少外,其他好的方面都要比兩個地區好上許多。

中西區以商業大廈、銀行、政府機構為主,除了是香江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客署所在地外,還是香江地區最繁華的地段,而香江市區也主要集中在這裡。

伴隨著紅燈與堵車,到達香江大學東門的時間,也如他所想用了差不多40分鐘。

在東門等了五分鐘左右,白宇就看到穿著深藍色風衣,頭戴黃色女士貝雷帽的珍妮和一個女孩子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

那個女孩子白宇也認識,她正是珍妮的同班同學杜梅。

因為習慣的原因,白宇停車總是喜歡停在固定的幾個地方,而知道白宇這個習慣的珍妮,和她同學杜梅在走出校門口後,便朝著白宇時常會停車的幾個位置看了過去。

發現白宇車子的珍妮,就一邊和自己同學杜梅聊天,一邊向白宇的車子走了過來。

或許兩人聊到了什麼高興的事情,在走路的時候不停的笑著。

藉著等兩人過來的功夫,白宇伸手從後座上拿了一瓶礦泉水,擰開蓋子喝了起來。

看到兩人快走到自己的車旁,白宇便提前開啟車門等待起兩人。

開啟車門坐上後座的杜梅,在把揹包放到一旁後,滿臉笑容的和白宇開起了玩笑。

“阿宇你這個習慣可不好,等人的時候開啟車門容會易讓人誤會的,要是被人衝過來把你車給搶了那就有意思了。”

知道對方知道自己是警察的白宇,一邊接過珍妮的揹包放到後座上,一邊笑著出聲問道。

“梅大美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誰會那麼不開眼搶我的車。你今天穿的這麼漂亮,這又是準備去哪裡赴約?”

“嘿嘿,這可不能告訴你,告訴你了,說不定你又會破壞我的好心情。對了,今天珍妮可是有值得高興的事情要和你分享。”

“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