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艘戰艦各自離港,野性與部下告別後,飛身踏海,一路賓士於水面,登上西風級登陸艦。

前方,六艘武庫艦逐漸起速,在船尾留下鋸齒狀波浪。

這是戰艦的漂心和重心沒有重合,導致行駛時船艦“點頭”。

但無人在乎。

本來就是作為火力支援的武庫艦,航行時穩定性並不重要。

這船沒有火控雷達,只要能開到指定地點,橫豎也只能靜止開火。

同一時間,教廷海港,兩千名佩戴十字戰術背心的武裝步兵有序登艦。

他們只配備了武裝越野車和卡車等基礎摩托化設施,會幫助蔚藍海軍陸戰隊清繳礦洞,控制新老城區。

······

同一時間,神目島大森林。

這片島上僅有的綠色生態區寬二十公里,深十五公里

八千澤佛人正在林野間揮汗如雨。

他們全民皆兵,三萬多人口,拋開老幼,可以湊出一萬士兵。

“注意標準,工事要以大樹為依託!”

包括星顱、邃目在內,各級指揮官正指導步兵挖掘步兵工事。

大森林後半區域,數日來已經被挖出了近兩千散兵坑。

這些散兵坑呈V型,以眾多胸徑過兩米的巨樹為遮蔽,正面有厚實土堆,避免正面迎敵。

而坑中士兵則透過交叉火力,攻擊四十五度方向的敵人。

衝鋒中,敵人目光只會關注前方,對斜側很難注意到。

而遭到側射火力,對步兵來說不僅致命,且極為損傷士氣。

同時,V型坑道帶有拐角,再加上巨樹作正面障礙,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炮擊毀傷。

這些都是來自於人類內部血戰的寶貴經驗,由樂於助人的驃騎以步兵戰術小冊子的形式傳播給澤佛人。

“這個工事貼得太近了!不是說了至少要間隔三十米嗎?”

星顱對三位步兵呵斥道——明明已經標定了工事挖掘位置,但還是會有自作主張。

“人類的重炮威力很大,空間對降低傷亡至關重要!”

但無論星顱如何教導,澤佛步兵只是露出懵懂神情。

大家聚得更近,不是更能互相照應嗎?

他們比普通人類愚笨一截,見識所限,更是無法想象沒有見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