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深夜。

萊瑞安東城區,地下數百米深處。

著白袍者手持權杖,藉著杖頂透出的淡綠光芒,走出黑暗的岩石隧道。

他的面前是數米寬、百米長的拱形石橋,跨接著峽谷兩端。

白袍男子踏上石橋;熱風自黑暗中來,將他的衣襬吹得飄揚翻卷。

權杖每一次落地,都會傳出清脆長吟,被風送入不知有處。

男子漫步前行,及至長橋中段,額上已滿是汗水。

雖然是地下,但這個巨大空洞中足有近五十度,不適合任何尋常生物生存。

危橋對面,坐落著一座教堂風格的高聳建築物。

這座建築約有近百米高,風格高聳瘦削,浮雕花紋極其繁複,讓人一望便生出哀婉神秘、崇高至極的感受。

教堂的兩側,成排的飛拱撐開空間。

正門之前,一對五米高的祭司石雕面南而立。

琉璃搭成的教堂天頂上,暗紅光芒朝上直射,在岩石空洞的頂端層疊盪漾,如同換了色彩、平面化的極光。

走過石橋,白袍男子沿環形階梯一路上行。

此時回首,遠處的黑暗隧道已淹沒於黑暗中,再不可見。

踏入大教堂內,身材挺拔的男子好似步入巨獸腹中。

上方,離地挑高六七十米的肋狀拱頂如同排排肋骨,琉璃橫窗則好似肌膚。

寬大似廣場的空間中,暗紅色的地毯鋪陳出筆直動線,其兩側陳列著一排排兩米高的精緻石棺,棺蓋上躺著一座座騎士石雕。

沿著兩側高牆,重重石雕間次排列,其形象是身著及地長袍的女祭司,面紗裙襬都被雕出,栩栩如生纖毫畢現。

三米高的石雕祭司無聲佇立,手中捧著長明不滅的暗紅燈火,配合一絲不苟的厚重垂幔,將氣氛裝點得莊嚴肅穆。

教堂盡頭,一座神龕拔地而起,其頂端基座上有一座多有風化的王者石像。

此雕像高三米五,頭戴金枝王冠,手腕上配有多色寶石鑲嵌而成的寬厚手環,身著綴滿貴金屬的古樸禮袍,顯示出出眾威儀。

這是多摩一世,也是著白袍者多蘭親王的直系先祖。

距離上一代執政官去世已有多年,這是他第二次進入“大墓地”。

穿過成排石棺,多蘭親王走到教堂盡頭,步上石階,在先祖面前重整禮服,緩緩跪下。

“子孫不肖。”

他三次叩拜後艱聲說道,復又決絕起身,背對石像而立。

對面,十五排石棺整齊排列,每排八抬,共計一百二十。

其中,有七十餘座棺蓋上躺有騎士雕像。

相比於兩側女祭司石雕,這些騎士雕像越發精緻寫實,每一人身上的面板褶皺和甲冑劃痕都有刻畫。

此外,距離越是靠裡,石像騎士的鎧甲制式也越是古樸,面容也越乾癟。

及至最裡頭的三分之一,騎士的面容都有如活屍,甚至因皮肉缺水攣縮露出了大片牙齦。

“偉大之騎士,偉大之奉獻。”

多蘭朗聲頌道,腰背挺得筆直。

“可惜,你們效忠的國家和王室,配不上你們……”

他雙手共握權杖,筆直頓於身前。

此杖名為“王骨權杖”,是歷代執政官之間秘密傳承的最高法器。

權杖頂端是一個森白骷髏頭骨,其眉心處被鏤空,鑲嵌著一顆眼睛形狀的墨綠色寶石。

這是傳說中的蛇髮女妖、戈耳工三姐妹之一的美杜莎的遺蛻。

教堂之中,暗紅火光搖曳,在洞頂泛出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