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嬴慎揹負雙手,握了握拳頭,這其實也是嬴慎在思考的。

儒家要照料小聖賢莊這麼大的莊園,以及維持住數量眾多的弟子。

自然不單單只是靠著收徒的束脩。

儒家在桑海也有著自己的產業。

說起來,還是前齊遺留的問題。

齊國為了拉攏住儒家這個勢力龐大的諸子百家,真的是下了血本。

給地,給人,給政策。

除了官職以外,能給儒家的,齊國都給了。

雖說在大秦將齊國吞併之後,收回了一些土地、特權。

但儒家依舊保留著龐大的資產。

等桑海漁業發展起來,收到衝擊最大的勢力還真就是儒家。

儒家的人有田有地,但他們可不會自己去耕種,都是直接僱傭百姓去做的。

漁業發展之後,可用的勞動力必定會減少,到時儒家的人會樂意?

而且儒家的弟子,大都是桑海附近的地主階級的人,這些人肯定會鼓動儒家這個桑海最大的地主去搞事。

哪怕自己跟他荀子關係再好,但涉及生存。

嬴慎不覺得儒家當代掌門人伏念,會一直無動於衷。

雖然嬴慎很肯定,刀劍之下,儒家肯定會退讓。

但用刀劍強壓此事,歸不是個明智的辦法。

哪怕因為嬴政還在儒家不敢做的太過火,但山高皇帝遠,指望儒家“克己復禮”終歸是不現實的。

建設難,搞破壞可太容易了。

“儒家那邊我會暫時穩住,王郡守儘管放手施為便是。”

斟酌半晌,嬴慎答覆道。

雖然還沒想到具體的解決方案,但只是暫時穩住伏唸的話,嬴慎還是能辦到的。

來日方長,新式漁船漁具的推廣,不是短時間內能做成的。

時間還很充足,足夠嬴慎慢慢想辦法。

“也只能如此了。”王誠的訊息還算靈通,自然清楚嬴慎與荀子的關係不錯。

畢竟,能翻牆找荀子聊天的也就這麼一位了。

王誠這麼問並非要嬴慎現在就給出解決方案,只是想確認一下,嬴慎是否會因為儒家而退步。

若是嬴慎因為忌憚儒家而退步,那自己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自然需要多考慮一些。

但嬴慎放手施為四個字,算是給王誠吃了一顆定心丸。

至少,王誠明白了,若是儒家真的成為攔路虎,這位公子並不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