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這一些內容,他真的是太想知道了。

“您好,唐朝大學正在審批,暫時法得知能否透過,也法得知明年是否可以報考該校。”

“好的,我明白。”

放下電話,劉真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那就是“唐朝公司”真的進入高等教育領域,正在申報成立唐朝大學。

“有錄音有真相,唐朝公司申報成立唐朝大學資格。”

網上是傳播資訊最快的地方。

劉真與教育部通話的時候,就已選擇了錄音。如今將這個錄音發到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天吶,還真是唐朝大學。”

此前一大堆人士所說的唐朝大學,還只是大部分人士的yy思想。要知道,一般民辦高校,剛成立之時,只能以“學院”的名字打頭。可是,唐朝公司,居然如此厲害,直接申報“大學”資格。不過,這也有可能。以唐朝公司這麼大的名氣,多項技術都是世界頂尖。這樣的學校,如果要從事高等t教育,簡直是利國利民的事情。不說唐朝公司關係很硬,就算是沒有啥關係,恐怕國家也會批准。

看起來,唐朝公司要成立一所唐朝大學,還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少人士一邊佩服的同時,一邊也在邊上出謀化策。說什麼,唐朝公司成立的唐朝大學,應該要區別於其他一些公立大學。儘量做到學以至用,而不是如其他大學一樣,大都只是虛度幾年時光。

不過,這一話題出來之後,有一些人士不同意了。他們說,“什麼虛渡時光,如果你只是想混日子,不說清華北大,將你放到哈佛,你同樣四年混過,不會學到什麼。關鍵性的問題並不是大學,而是你自己。自己如果想要努力進取,哪有學不好的?”

這位網友說的也是實在。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眾看數學子。為什麼有人能夠成功,有人一直碌碌為。其實沒什麼秘訣,那就是成功的人士比不成功的人士,多走了幾步而已。只要你發憤圖強,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可是,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此人回覆,環境能夠改變一個人,也能改變一個國家。教育也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當中,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生於北方,那就大方豪爽,生於南方,可能大都性情溫和。當然,也有例外。但是,這樣的環境,絕對影響著一大群人。如果學校風氣不好,大家不思上進。除了極少數個別能用毅力堅持下來之外,恐怕普通人,全部都要完蛋。

看看歐美國家,難道,他們就是天生聰明的人麼?

不,全世界都清楚,要說聰明,中國人能排前幾號的。可為什麼,世界上一大堆創新,一大堆發明,都不在中國?難道是因為中國人不聰明,這當然不是。如果有條件能夠改變這樣的環境,能改變這樣的份圍,我們為什麼不嘗試?我認為,唐朝公司即將要創立的唐朝大學,他應該在教育創新方面,進行努力,為全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一翻榜樣,

一時之間,對於教育問題,卻是在網上爭吵開來。而這個爭吵,明顯就分出兩派。一派是堅持以自己為主,只要自己努力,一卻都不在話下。另一個是說環境的重要,只要環境良好,才能影響一大堆人。一個天才,他救不了中國,只有一大堆有用的人,中國才能進步。

是的,大家都是普通人。哪是什麼天才,哪是什麼有大毅力的人。很多的人士,都會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從而生出種種念頭。像社會當中,一大堆報怨,其實也是環境不怎麼樣生成的。如果天下大同,天下大公,自己生活在天朝上邦,恐怕自己就生出一陣優越感。自然,社會報怨就少了,而剩下的一部分報怨者,也只是那些極度不思進取之人。

更有一些代表,為了說服那些堅持以人為主的觀念。一時大發感言,直接引用偉人名言,說道,“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這種創新,不僅表現在科技上的創新,學術上的創新,還應該表示在思想上的創新,教育上的創新。中國傳統教育實行了這麼多年,這在當初甚至是現在,取得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思想在改變,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育也應該跟著進步。我們應該在教育事業上大為創新,儘量培養社會專才,而不是社會全才。

唐朝大學,他就應該多往專長方向而努力。而不是如其他學校一樣,什麼東西亂學一通。雖然,這有學的必要。但是,如果你專門去學某一種技能,他們的成就,就會更高。

沒想到,一個唐朝大學的出現,居然將大學引到了教育模式大討論當中。甚至,受此影響,一大堆人士,也提到大學之前的教育。有人提出,大學之前所有中國人學到的東西。什麼政治,歷史,物理,化學,英語,生物,地理……一大堆。可是,人們用到的,似乎沒有幾個。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人的特長也是有限,不可能樣樣精通。特別是大家反感的英語,妮媽,全中國畢業後90%以上的人士,一生都不會用到英語,居然還天天學。

而且,這些人士在討論的時候,似乎還依稀記得。當年陳佳一參加高考的時候,就曾經對教育一事發表過意見。當時的陳佳一認為,中國教育應該嘗試創新。並且,希望有地方性——政府,或者一些實驗學校出來,在區域性範圍進行教育上的創新。

沒想到,幾年過去。中國各地方仍是沒什麼創新,可能是不知從何創起,也可能是阻力巨大。而那個當年高考的陳佳一,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似乎,他已不想等別人來創新。有這個實力,自己亦可挑起重擔,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這一話題,從網上到網下,從網下又到傳統媒體,包括電視臺,也都捲入進去。特別是tv1套,有一則記實類節目。他們對於網上出現的這種現象,保持了強烈的觀注。而且,他們亦知道,這樣的思想碰撞,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產生。

當然,以前只是少部分人士提出,加之又沒有得到媒體的報導,這樣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現在,因為唐朝大學一事,一大堆國人,這才將積壓在心頭n年之久的情緒,全部爆發了出來。不少教育人士,包括教育媒體之類,先後對於這一個教育創新問題進行了討論。

這些媒體認為,教育是國家大事,也是民生大事。教育處理的好,國家才會興旺,教育一團糟,定然國家不振。面對新時代的中國,中國教育要往哪一個地方進行突破,成為國家乃至人民,一直都在觀注的事情。

……

“陳總,中國教育電視臺有一期節目專訪,想邀請您前去參加。”

“關於教育創新的問題麼?”

“是的。”

“嗯,你回覆他們,答應就是。”

陳佳一知道,很快,以自己在商業當中的影響,不久,唐朝大學就要審批下來。對於唐朝大學,陳佳一自然想造下勢頭。而且,當時的自己,他曾經有談過教育創新。甚至,在當時,他就想過,他想在中部地區開創一所教育學校。如今,兩年過去,自己已然有這個實力。

那麼,現在,中國教育的創新,那就由自己來代這一個頭。

愛尚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