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朱慈烺兵進草原,阿布鼐忍氣吞聲(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看著面前的大草原,朱慈烺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
內蒙……哦不,這個時候應該叫做漠南大草原,這裡的風光確實如同朱慈烺所想象的一般壯闊而美麗。
但這也是一片缺乏人煙的地方,每一個部落之間的牧場少則相隔數十里多則數百里,即便是派出了大量斥候在前方做拉網式的偵查,大軍一天也往往只能發現兩三個部落。
春風吹過,剛剛解凍不久的大地滿是青草的氣息,馬蹄踏過小溪,冰冷的溪水讓馬兒們發出了低低的嘶鳴。
朱慈烺騎在馬上,心中想著這一次參謀們給出的情報。
察哈爾部,來自於明末韃靼蒙古的最後一位大汗——林丹汗。
林丹汗一度接近統一蒙古,只可惜他碰上了滿清,即便有大明的支援,林丹汗依然被黃臺吉打敗,逃到青海之中身故。
林丹汗死後,他的兒子額哲率領察哈爾部的剩餘部眾投降黃臺吉,被封為察哈爾親王。
數年前額哲也死去,其弟阿布鼐(naì)繼承察哈爾親王之位,是如今的察哈爾部首領。
在投降滿清之後,察哈爾部的兵力大量被拆分,和其他蒙古部組成蒙古八旗。
但憑藉著黃金家族後裔的身份和林丹汗殘留的威望,迎娶了黃臺吉女兒馬喀塔的察哈爾親王阿布鼐依然是韃靼蒙古最重要的大首領之一。
除去察哈爾部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部落就是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本是察哈爾部的臣子,為了反對林丹汗的統治,上一任部落首領奧巴早在天啟年間就已經和努爾哈赤會盟,被封為土謝圖汗,從此便從察哈爾部中獨立出來。
如今科爾沁部的首領是奧巴的兒子巴達禮,巴達禮的族妹就是如今滿清的皇太后大玉兒。
滿清所謂的“滿蒙共治”國策之中,蒙古族受益最大的正是科爾沁部。
必須要擊潰這兩個部落,才能夠消除掉滿清在草原上的影響,也可以讓大明從大同、張家口等地騰出手來,專心應對遼東方向的滿清。
一陣馬蹄聲響,李定國來到朱慈烺面前。
李定國對著朱慈烺彙報:“殿下,目前抓住的俘虜之中,尚未有人能說出察哈爾或者科爾沁部的準確位置所在。”
英國公和李國楨負責山海關方向的戰事,年輕的李定國如今成為了朱慈烺身邊最受倚重的將領。
並不是沒有人對此表示懷疑,但李定國憑藉著出色的才能,很快就消除掉了這種質疑。
無論在任何地方,有能力的人總是能夠脫穎而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朱慈烺聞言,笑了起來:“無妨,本宮已經知道他們的位置了。”
說話間,朱慈烺抬起頭來,注視著偏東北的方向。
在那裡,有兩個座標不停的和朱慈烺心生某種感應。
和之前相比,這兩個座標依然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
這也讓朱慈烺心中不免有些好奇,究竟察哈爾親王阿布鼐和科爾沁部首領巴達禮兩人,是否已經知道了明軍出擊的訊息呢?
他們確實知道。
阿布鼐坐在察哈爾部的王帳之中,宴請剛剛到來的巴達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