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

大明薊遼總督、兵部尚書吳三桂站在關牆上,注視著外面的平原。

在那裡,重重疊疊的清軍營帳充斥在視線之中,給人一種極大的壓迫感。

今天的戰爭剛剛結束,如血的殘陽照耀下,無數清軍正在緩緩退回這些營帳。

再看看關牆上下那數量眾多的屍體,聞著空氣之中濃重的血腥味,即便是像吳三桂這樣久經沙場的宿將,內心也是頗為沉重。

雖然清軍每天都在發動進攻,但是那些真正精銳的八旗兵,可從來都沒有出現。

這說明什麼?

吳三桂表情陰鷙,輕聲自言自語:“後勤消耗嗎……哼,沒想到濟爾哈朗這個老東西也學壞了!”

對於吳三桂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情況。

山海關這邊的補給原本就是比較短缺的,雖然後方確實也源源不斷的運來新的補給,但考慮到京師那邊都已經天天餓死人了,就能知道運送來的補給其實也是比較有限。

吳三桂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這些補給隨時都可能會斷絕掉!

到那個時候,山海關怎麼辦?

沒了糧食,縱然吳三桂有通天本事,也難逃一個打敗仗的下場。

吳三桂的身邊站著幾名關寧軍的將軍,一個個同樣也是眉頭不展。

鄭蛟麟輕哼一聲,道:“這些建奴,實在是太狡猾了。大人,咱們可不能這麼繼續被動下去,要不然想點辦法?”

吳三桂沒好氣的瞪了鄭蛟麟一眼道:“來來,你倒是說個辦法給本官聽聽!”

鄭蛟麟被吳三桂斥責,頓時嚇得縮了一下腦袋,但還是忍不住開口:“其實大人,末將還真有一個主意能解決面前這種局面,就是不知道大人敢不敢用而已。”

吳三桂有些驚訝的看著鄭蛟麟:“你還真有主意?來,說說看。”

鄭蛟麟湊近吳三桂耳邊,輕聲道:“大人,如今這大明看起來是氣數已盡了,那太子又屢次三番的針對您。要我說啊,咱們不如干脆就像您的舅父祖大壽那樣直接反了,帶著建奴的軍隊一起把京城打下來,到時候還怕沒有富貴在身嗎?”

吳三桂聞言,表情直接僵住。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鄭蛟麟出的居然是這麼一個主意!

投誠滿清?

但仔細一想,鄭蛟麟的這個主意其實……還真不是沒有可能性。

在吳三桂看來,大明的兵力是無法和滿清相提並論的,若是吳三桂真的獻出山海關投降,那麼滿清那邊大兵壓境之下,朱慈烺那三萬人分分鐘就沒了。

朱慈烺一旦戰敗,英國公又遠在保定,京師還有誰來守?

而且,滿清那邊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過對吳三桂的勸降。

吳三桂的那個便宜舅舅祖大壽雖然人不在前線,但信是隔三差五就來一封,說的無非就是滿清這邊對漢臣同樣優渥,只要吳三桂投降必然能夠大富大貴,也不用受崇禎皇帝的鳥氣云云。

這要是真投降了,崇禎的氣要不要受不知道,但朱慈烺的氣肯定是不用受的。

吳三桂想到這裡,突然……有點心動。

鄭蛟麟跟隨吳三桂多年,立刻就從吳三桂表情的細微變化之中察覺到他的想法,當即又道:“大人您想一下,建奴這麼兇殘,那可不是三五年就能解決的事情。陛下又是個喜怒無常的主,您現在這個薊遼總督若是當下去,少不得就步了袁崇煥、孫承宗等人的下場。與其如此,還不如學您的舅父祖大壽和洪承疇,他們現在不也還是在建奴那邊好好的嗎?”

吳三桂:“……”

這也是一個點,崇禎朝的薊遼總督,那是真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關牆之上,吳三桂陷入了長久的沉吟之中。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大人,京師急報!”

吳三桂被打斷思緒,有些不快的說道:“何事?拿來我看看。”

看著手中的這份急報,吳三桂的表情突然凝固,隨後又變得極為複雜。

鄭蛟麟在一旁見狀,不由心中好奇,道:“大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幾秒後,吳三桂長出一口氣,緩緩說道:“英國公……已經攻破保定,並且繳獲了上百萬石糧食,不日就將率領大軍把糧食全部都押送到京師了!”

“什麼?”鄭蛟麟頓時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