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這個曾經大明最鐵的支持者已經被滿清控制,甚至在西邊的準噶爾蒙古以及青海的和碩特蒙古同樣也和滿清眉來眼去。

放眼大明遼闊北疆,從東到西整整萬里之遙居然沒有任何一個盟友,這讓大明在戰略上處於一個無比巨大的劣勢。

戰略劣勢也就算了,戰術上每次大戰都是以大明吃虧甚至慘敗告終,什麼洪承疇、祖大壽,那是一波波的投敵。

就是這麼一個可怕的對手,現在又一次的前來進攻,大明這邊居然只出一半兵馬?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道:“此事,朕覺得英國公確實是有欠考慮,諸卿覺得呢?”

崇禎都定了調子,其他在場的臣子們自然就更是無所顧忌,紛紛發言抨擊。

“英國公這就是贏了李自成那個泥腿子幾場就飄了,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襄城伯也是年輕,太過血氣方剛,想當然了!”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怎麼就沒有勸阻他們呢?”

“陛下,您可得拿個主意,不能讓英國公他們胡來啊。”

崇禎被諸多大臣這麼一說,心中也是越發的動搖。

就在此時,吳三桂突然站了出來,沉聲開口。

“陛下,臣鎮守山海關多年,對山海關和建奴都算熟悉。還請陛下給臣一道旨意,臣願意立刻前往山海關去鎮守,絕對不讓建奴跨越山海關一步!”

吳三桂也是找到了機會。

自從英國公在固安獲勝之後,崇禎對吳三桂的信任明顯下降許多,讓吳三桂感到非常危險。

崇禎可是連內閣首輔都隨便換的人,撤掉吳三桂一個手裡沒兵的兵部尚書不是輕輕鬆鬆?

吳三桂很想要重新掌控兵權以自保,如今正是最好的時機。

看著吳三桂,崇禎心中也是動搖。

吳三桂別的不說,至少過去幾年裡守山海關守的還可以。

要不然……

崇禎沉吟片刻之後,開口道:“既然如此,朕決定……”

“太子殿下、襄城伯到!”一聲響亮的稟報聲打斷了崇禎的話。

崇禎有些驚訝的抬頭,正好看到朱慈烺帶著李國楨快步走進大殿之中來。

“見過父皇/陛下!”兩人朝崇禎行禮。

崇禎有些驚訝:“烺兒,你怎麼這麼快就到了?”

八百里加急居然才比朱慈烺快一點點,這什麼速度?

崇禎並不知道,這其實是朱慈烺有意為之。

要不然就這個事情的急迫性,怎麼可能好幾天都沒訊息傳回?就是為的讓大軍和信使前後腳抵達京師。

朱慈烺沉聲道:“請父皇放心吧,臣和襄城伯這一次是肯定能守住京師的!”

這句話,朱慈烺特意說得非常的響亮,讓大殿之中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到。

大殿之中頓時有些沉默。

崇禎狐疑的看著朱慈烺:“烺兒,你手裡可是隻有四萬兵馬,真能守住?”

朱慈烺笑了起來:“父皇,之前李自成包圍京師的時候,兒臣手裡連一千兵馬都沒有,還不是把李自成打退了?李自成此人乃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若是一日不除,大明就無法全力和建奴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