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朱慈烺班師回京,崇禎帝開會滅清(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攻入西安的一個半月之後,朱慈烺終於順利的回到了北京城。
崇禎顯然非常的開心,在北京城之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來慶祝。
也不是沒有人反對,甚至有言官直接上奏章批評崇禎過於鋪張浪費,但朝堂上的大佬們都極為默契的無視了這些奏章。
某個不知名的朝堂大佬是這麼和親近之人說的:“大明需要慶祝來提升士氣,過去的十幾年都把大明禍害成什麼樣了,舉辦個宴會怎麼了?老夫若是再年輕個五歲,非得讓五個小妾一起和老夫慶祝一個晚上不可!”
至於朱慈烺本人,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
言官嘛,一開始的任務就是罵人,就讓他們罵一罵怎麼了?
有人肯定會疑惑啊,皇帝不是至高無上的嘛,為什麼要留著言官這種蹬鼻子上臉的東西來給皇帝上眼藥?
因為言官等於是官員階層的一個傳聲筒,言官們對皇帝的彈劾批評其實就是整個官員階層對皇帝看法的一種體現。
皇帝能透過言官們的奏章來了解到官員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也就可以透過言官們彈劾批評的激烈程度來判斷官員們對皇帝做法的接受或者說反對程度,這樣更方便皇帝對整個官員階層的掌控。
如果沒有言官作為一個傳聲筒,那就導致皇帝一旦做法偏激,無從表達意見的官員們就只能掀桌子造反了。
有人還要問了,那官員們對皇帝有什麼意見,就不能自己上奏章嗎?
當然不行啊,你一個臣子上奏章直接批評皇帝陛下,那不是上趕著請皇帝給你穿小鞋嗎?碰到脾氣不好的皇帝,全家骨灰都給你揚了。
而言官就不一樣了,因為言官們的權力是皇帝賦予的,上到九五之尊內閣首府,下到各郡各縣諸多官吏,只要言官看不爽的就能罵,簡單的說就是“奉旨罵人”。
所以如果朱慈烺真的想要弄死一個言官,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名言官雙目含淚的跪在朱慈烺的面前:“太子殿下,臣是奉了你父皇、祖父、列祖列宗的命令來罵你的呀!”
……
總之,這種小事,無所謂啦。
朱慈烺在回到北京城之後,直接就休息了兩個多月。
像之前那種四處征戰的情況,對於任何一位大明太子來說都是很罕見的。
每天在宮廷之中讀書,偶爾跟隨父皇旁聽乃至嘗試處理一些政事,這才是正常太子該做的事情。
唯一讓朱慈烺有些不淡定的,是周皇后經常提起的一件事情。
“烺兒啊,你也是十六歲的人了,也該找個太子妃了。”周皇后十分親切的對朱慈烺說道。
朱慈烺想了想,道:“母后,一定要給兒臣找個漂亮的啊。”
周皇后笑罵一聲:“皇后最重要的是品行端正!”
朱慈烺正色道:“但母后也是貌如天仙啊,兒臣只是按照母后的標準來找妻子而已。”
周皇后的一雙妙目立刻就笑成了彎彎的月牙。
走出周皇后的宮殿之後,朱慈烺也是有些感慨:“這母后啊,怎麼一天天光說不練呢?本宮的太子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面啊。”
一旁突然傳來聲音:“奴婢王承恩見過殿下。”
朱慈烺嚇了一跳,道:“王公公,你怎麼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