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看向朱慈烺,問道:“烺兒啊,你打算帶多少兵馬南下呢?”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要知道大明現在的兵力雖然有十幾萬,可這十幾萬其實是分佈在山西北部、京師、北直隸、濟南這四個省之中,綿延幾千公里的多條戰線上。

單單是守衛國土也就算了,同時這十幾萬人還要負責進攻李自成光復中原,再加上眼下的左良玉,那特麼就是三線作戰了啊。

你說幾十萬兵馬三線作戰也就算了,十幾萬兵馬三線作戰……

四個字,捉襟見肘啊。

至於為什麼大明不擴軍,答案也很簡單——國庫沒錢了。

要知道就連江南那邊運來的糧食等軍需資源都是戶部各種拆借,絞盡腦汁才湊出來的錢,勉勉強強才維持住了十幾萬兵馬的補給和四個省的民生。

還擴軍?真是想多了。

崇禎皇帝現在為了省軍費,每天和周皇后都還是兩菜一湯呢,你想想一個皇帝都只能兩菜一湯,這國庫得成啥樣,耗子基本上在裡面都活不下去。

就之前那個英國公凱旋歸來的慶祝宴會,據說戶部尚書坐在那是一筷子都沒動,看著那些好酒好菜臉上的表情心疼得就和死了niang似的……那都是大明的錢啊!

朱慈烺對此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也是不假思索的說道:“孩兒不要其他的兵馬,就要孩兒的三千太子親軍,再加上一文一武兩個幫手就行了。”

崇禎大吃一驚:“烺兒,你不是開玩笑吧?那個左良玉可是號稱十萬兵馬呢!”

朱慈烺不以為然:“十萬?他和張獻忠開戰之前應該是有十萬不假,現在充其量有個三四萬頂天了。”

崇禎:“……三四萬也不是你這三千兵馬能惹得起的啊!”

朱慈烺哈哈一笑,反問了崇禎一個問題:“父皇看兒臣像是一個喜歡找死的白痴嗎?”

崇禎頓時就是一頓。

他當然明白朱慈烺的意思,既然朱慈烺並不是找死,那就說明朱慈烺確實有自信能贏。

過了半天,崇禎無可奈何的說道:“你想要哪兩個人?”

朱慈烺正色道:“文官的話,當然是要史可法了,他之前在江南幹過幾年,對那邊的情況非常熟悉。至於武將……”

李國楨聽到這裡,下意識的胸膛一挺,面露期待。

朱慈烺接著道:“……就要高得節吧。此人出身關寧軍,應該對左良玉頗為了解。有這一文一武的幫助,兒臣覺得平定左良玉是不在話下的。”

李國楨如遭雷擊,無比喪氣的低下了頭,腦海之中只有一個想法:“太子殿下不要我了……”

崇禎依然還是不放心:“就這點人足夠了?好吧,朕就算你能打敗左良玉,那張獻忠呢?”

朱慈烺呵呵一笑,道:“張獻忠?他不會南下的,父皇放心吧。”

朱慈烺可不是傻瓜,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明明張獻忠才剛打敗了左良玉,為什麼左良玉就敢直撲江南,而不是抵擋張獻忠接下來的攻勢?

不就是驅虎吞狼,坐山觀虎鬥嘛,這個張獻忠,心眼蔫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