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帶著五千騎兵,速度瞬間就提上來了。

一路馬不停蹄,來到了山海關。

山海關這邊的守軍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如臨大敵,還以為是建奴從後面殺來了。

朱慈烺哭笑不得,讓人出示了兵符令牌,這才安然透過。

臨走之前,朱慈烺朝著山海關的守將吐槽了一句:“你們不會真的覺得,建奴能從後面這個方向殺到吧?”

這名姓李的守將認真的思考了一會,道:“回殿下,山海關上下所有將士們應該都是這麼覺得的。”

朱慈烺:“……”

看來對大明軍民自信心的培養,還需要努力一番啊。

朱慈烺笑道:“你們啊,就是被建奴搞多了,有點嚇到了。從今往後你們就知道,建奴這種東西吧,其實也就是紙老虎罷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慈烺縱馬疾馳,第一個奔出關隘之外。

在遼西靠近海岸線的這個地方,有一段非常狹長的沿海平原地帶,被人稱為“遼西走廊”。

大明為了抵擋滿清,曾經在這處走廊佈置了“錦州寧遠山海關”三座重要城關作為核心地帶的防線,也就是關寧錦防線。

關寧軍之名,也是由此而來。

只不過伴隨著戰爭的持續,錦州和寧遠陸續落入滿清之手,大明所掌控的地盤只有山海關了。

原本在山海關之外大明還有幾座關城,但隨著年初的時候京師告急,吳三桂率軍回援,在山海關守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就放棄了所有關外的關城。

朱慈烺很快就來到了其中的一座關城之外。

“這是哪裡?”朱慈烺對著身邊的高得節問道。

高得節乃是關寧軍之中的大將,對此自然熟悉,不假思索的說道:“回殿下的話,這裡是八里鋪。”

朱慈烺微微點頭,遠眺此地,發現似乎還有人煙,不由驚訝:“還有人?走,去看看。”

八里鋪是一座很小的關城,原本關牆之上還有大炮,但都已經被離開的明軍拆走。

騎兵一個衝鋒,就直接翻越了關牆,將大門開啟。

隨後,朱慈烺帶著騎兵主力疾馳而入,進入到八里鋪之中。

放眼四顧,朱慈烺突然愣住。

八里鋪之中確實有人,而且人還不少,但這些人並非朱慈烺所想象的滿清軍隊,而是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

這群難民的人數大概在數百左右,東一點西一點的分佈在關城的內部,各自之間似乎還有點默契。

看到大隊騎兵的到來,難民們顯然非常的畏懼。

朱慈烺平靜開口:“爾等何人?出來一個能說話的。”

片刻後,一名老者顫顫巍巍的站了出來,朝著朱慈烺行禮:“老朽李二郎,見過這位大……將軍。”

朱慈烺看著這名老者,語氣柔和了一些:“爾等何人,為何在此?”

李二郎忙道:“我等都是大明的子民。”

一旁的高得節皺眉道:“附近倒是有幾個村莊,爾等莫非就是這些村莊的村民?”

李二郎連連點頭,道:“這位將軍說得對,我們是李家村的,這邊還有張家莊,王家屯的。”

高得節越發疑惑,道:“那爾等為何不在村莊之中,等等,莫非是建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