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其實不需要說出來,大家意會就好。

所以朱慈烺也不客氣,直接說道:“兵部尚書這個職位,兒臣覺得可以讓英國公來出任,英國公忠心耿耿,而且又是大明宿將,絕對能夠勝任。”

崇禎有些遲疑,道:“英國公乃是勳貴,若是讓他入閣,是不是有些不妥。”

大明的派系其實是很多的,最開始的時候是文官和勳貴(武將)並立,後來朱祁鎮那個傻子在土木堡把大明的精銳一波全送了,勳貴階層經過那一戰也是元氣大傷無法再和文官對抗,這才導致後面的皇帝不得已扶持起了以司禮監為首的太監集團來和文官搞制衡。

在這之後,雖然也有像上上任英國公張維賢這種掌控精銳大軍甚至影響皇帝登基的大人物,但整個勳貴階層基本上從明英宗之後都沒什麼聲音。

如今英國公張世澤一旦成為兵部尚書,必然會大力提拔勳貴階層重新進入大明政壇之中以鞏固根基,從而改變大明朝局,這就是崇禎的顧慮所在。

本來文官和太監打成一團就已經很煩了,這要是加上一個勳貴搞個三國演義,豈不是更加一團亂麻?

朱慈烺聞言,笑了。

自家這個父皇,畢竟不是穿越者,這宮鬥劇和政治劇看得太少啊。

朱慈烺正色道:“父皇此言差矣。在兒臣看來,大明政壇之中的派系應該是越多越好。兒臣這麼假設一下,如果大明的政壇之中有幾百個派系的話,那麼他們在商議的時候就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就只能聽從父皇的命令。

反過來說,若是隻有那麼一兩個派系,那這些人就可以掌控朝政,甚至將父皇的命令拋在一邊,像張居正、魏忠賢之流不都是這樣的嗎?

只有更多的競爭,才能夠迫使他們都需要父皇的支援,才可以讓父皇真正的掌控最高權力,一言九鼎!”

崇禎聽完朱慈烺的這番話之後,直接震驚了。

“一言九鼎?”

想到這裡,崇禎的目光之中也是閃出光芒。

大明的皇帝,從來都不是一言九鼎的,縱觀大明一朝,各種權臣、權宦不要太多,甚至連張居正這種架空皇帝的超級權臣都出現過。

不像入關之中的滿清,雍正時成立軍機處,真正讓皇帝成為了一句話決定天下事的人物。

當時的翰林徐駿就因為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被雍正直接斬首,開啟了清朝文字獄的先河。

清朝的文字獄是非常嚴酷而驚人的,普通的讀書人寫書寫詩說朝廷一點不好就直接殺你全家。

從雍正到乾隆文字獄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最大的一次,數以萬計的人因此而死。

哪裡像大明這樣,一群言官天天上奏章跳臉罵皇帝這不行那不行,還能活的好好的。

這些大明言官要是在清朝的話,株連三族那是小事,祖墳都要被清朝的皇帝刨掉。

這也就是為何在崇禎聽到“一言九鼎”四個字的時候,會一下子心生嚮往的原因。

大明的皇帝,真的做不到啊。

崇禎終於下定決心:“既然烺兒你這麼說了,那就讓英國公兼任兵部尚書,並且入閣議政吧。”

朱慈烺笑道:“父皇英明!”

英國公之前能夠參加廷議,那是以京營提督的身份被崇禎特許參加,屬於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

現在成為兵部尚書入閣之後就是名正言順,朱慈烺在朝堂之中也是真正擁有了一名鐵桿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