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史可法陳說亂象,朱慈烺心中定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慈烺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頭。
左良玉這個人朱慈烺當然是知道的,出身關寧軍,擁兵自重,最後捲入南明內訌之中,以“清君側”的名義進攻朝廷,然後在半路病死。
其子左夢庚就更離譜了,在左良玉病死之後直接一槍不發投降滿清,成了滿清進攻江南的急先鋒。
史可法繼續開口,這一次說的第二股軍事勢力就是秦良玉的白杆軍。
這位明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女將軍,由於張獻忠一直覬覦四川的緣故,她一直率領白杆軍盯著張獻忠。
只不過最近張獻忠已經撤出四川重回湖北,秦良玉的白杆軍可能會東出勤王。
朱慈烺同樣微微點頭,別看秦良玉和左良玉這兩個名字很像,但秦良玉是真正的民族女英雄,左良玉……呵呵呵。
但秦良玉的白杆軍人數稀少,加上還要護著四川不被張獻忠荼毒,其實對戰局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朱慈烺開口問道:“那麼,南京朝廷呢?”
根據明成祖朱棣遷都之後所設立的制度,應天府所在的南京城屬於是大明的“影子朝廷”,在北京城的大明正牌朝廷陷入危難的時候,南京朝廷應該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來。
從目前史可法的描述來看,這種作用並未出現。
史可法遲疑了一下,道:“南京方面,應天府的六部之中其實還是有不少大人心繫京師的,只不過他們的手中壓根就沒有兵將,除去三番兩次的發令給寧南伯左良玉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外,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朱慈烺也不意外,畢竟南京一直以來都是北京的大臣們被貶官之後的去處,一群被貶的老東西,真能指望有幾個人會真心救援京師呢?
朱慈烺道:“那麼,這個鳳陽總督馬士英,他又為何不出兵呢?”
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號稱大明“中都”,八年前李自成曾經攻破此地,把朱元璋的先祖們挖墳挫骨揚灰。
所以後來崇禎重設鳳陽總督,命其掌控一支軍事力量,重建中都守衛。
由於鳳陽身處南直隸,就在南京的北邊,這支軍隊基本上就是由江南的財源和兵源武裝起來的,能不能打先不說,數量上是管夠的。
史可法遲疑片刻,還是開口道:“不瞞殿下說,臣在出發之前也是和鳳陽總督馬士英交談過,但他認為李自成賊軍勢大,所以、所以……”
史可法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朱慈烺卻已經完全明白了過來。
“原來如此,看來我大明並非是南方無兵無將,而是有些人手中有兵,卻不願意援救京師啊!”
其實在以前閱讀大明史書的時候朱慈烺就曾經有過疑問,為何崇禎十七年來從未經歷過大規模戰亂的長江以南地區,卻從未有勤王之師呢,難道這些江南的大明人就不愛國,一心只做生意不打仗了?
現在他明白了,不是江南人不愛國,也不是江南人不參軍,而是左良玉和馬士英這些領兵的南方明軍主帥,他們覺得大明京師已經完蛋了,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北上勤王!
史可法看到朱慈烺臉色不對,忙道:“殿下,此刻大明局勢動盪,左良玉和馬士英手中的軍隊都是朝廷可以藉助的力量,還請殿下在處置他們的時候謹慎一些啊。”
史可法是擔心朱慈烺過於年輕衝動,上來就和左良玉、馬士英兩大軍閥撕破臉,那就不好辦了。
朱慈烺哈哈一笑,正色道:“史大人放心吧,本宮自有分寸!好了,今天說這麼多也夠了,史大人你就好好休息吧。”
片刻之後,朱慈烺回到自己的營帳,找來方拱乾:“本宮的太子親軍訓練得如何了,夠不夠忠心?”
方拱乾拍著胸脯:“殿下放心,奴婢都看著呢,絕對忠心。”
朱慈烺點頭一笑:“很好,讓他們準備準備,這幾天本宮要用得上他們。”
方拱乾有些疑惑,但很快就理解為是朱慈烺要進攻濟南,於是連聲應是。
等到方拱乾離去之後,朱慈烺輕哼一聲,目光之中殺機閃露。
“國難當頭,卻一心之想著當軍閥,護著手中那點兵權?等著,看本宮怎麼收拾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