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清國皇宮。

多爾袞大馬金刀的坐在輔政王的椅子上,淡然的開口說道:“諸位,俺剛剛得知一個訊息,明國的主力部隊已經南下,開始對李自成所佔據的山東進行反擊了。從明國主力的動向來看,他們的想法應該就是直接佔領山東,打通和江南之間的聯絡。”

聽完多爾袞的話之後,在場的議政王大臣們也是一陣輕微騷動。

在剛剛過去的時間裡,滿清遭遇了一次近年少有的敗仗,所以在聽到大明訊息的時候,顯然已經不復之前那麼信心滿滿了。

愛新覺羅·瓦克達開口道:“不知睿親王打算如何?”

瓦克達乃是禮親王愛新覺羅·代善之四子,也是代善如今在世諸子之中最年長之人,原本代善更加喜歡的是七子滿達海,但滿達海已然死於山海關一戰,如今瓦克達成為了正紅旗和鑲紅旗的實際掌管者。

多爾袞微微一笑,道:“俺自然是要聽一聽大家意見的。”

多鐸適時的站了起來,說道:“山海關一戰,大清損兵折將,此事大家都知道。但俺認為,這並不是大清將士們作戰不夠英勇果敢,而是因為有些人的指揮失誤!”

多鐸的聲音極為響亮,頓時讓眾人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濟爾哈朗。

多鐸這幾乎是指名道姓的在說濟爾哈朗了。

面對多鐸的指責,濟爾哈朗的表情顯得異常平靜,甚至沒有一絲波動。

多鐸沒有等到想象之中的回應,不免有些詫異,看了一眼濟爾哈朗,心道這老東西難道是變身烏龜了?

於是他有些不爽的開口道:“所以這一次,我們大清應該要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再打一次明國,好洗刷掉之前在山海關的恥辱,讓所有人都知道,俺們大清是不可戰勝的!”

多鐸的話說完,在場的眾人頓時露出瞭然的表情。

倒不是說多鐸的這番話怎麼樣,而是大家都知道,多鐸這傢伙其實就是多爾袞的傳聲筒,他的話就代表著多爾袞的意思。

看來,多爾袞是想要出兵啊。

一時間,眾人都開始思考,究竟是否要贊成出兵。

多爾袞看起來表情平靜,其實心情也是波濤洶湧。

對於滿清來說,這是一個純軍事化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一切資源、體制都是為了戰爭所服務。

這是滿清的國情所決定的,他們畢竟只是一個蝸居遼東的小國,想要和大明這樣富有天下的巨無霸競爭,就必須要做到舉國軍事體制才行。

滿清的這種套路,是歷史上小國在對抗大國時候最常用的,像華夏曆史上更早年代的秦國,以及二戰之中的日本都是如此。

所以這就註定一點,誰想要獲得對滿清政權的控制,最好的方式就是立下戰功。

只要能打勝仗,那麼滿清舉國上下就會自然而然的聽從勝利者的命令,從努爾哈赤到黃臺吉,幾十年下來都是如此。

多爾袞自然也是想要繼承父兄的功業,再打幾個勝仗,牢牢的抓住滿清政權。

片刻後,又是瓦克達開口了:“如果要繼續和明國開展的話,難道又要繼續進攻山海關嗎?”

這也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再次開戰的話,應該怎麼打?

多鐸胸有成竹,道:“山海關的話,確實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所以我們這一次也不去打他。我們可以選擇趁著這個機會,去進攻山西,將大同和太原拿下!只要攻克了太原和大同,那麼我們就能夠從東、北、西三面對北京城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來進攻北京城並且將其攻克也就不在話下了!”

聽完多鐸的話,瓦克達不由吃了一驚:“山西?那不是李自成現在佔據的地方嗎?”

多鐸嘿嘿一笑,不無自得的說道:“對,但我們的探子早就已經得到了情報,李自成自從在保定失守後,他已經把山西所有的兵力都抽調去開封,準備和明國主力再一次決戰了。

現在的大同和太原,表面上是被李自成控制,但實際上防禦十分的空虛。而明國軍隊呢,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濟南和開封方向,壓根就沒有辦法顧及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太原和大同,這就是我們大清拿下這兩處明國北方重鎮的絕佳良機!”

瓦克達震驚了,其他的清國議政王大臣們也都震驚了。

這個計策,聽起來感覺就很……

妙啊!

別看太原和大同都是大明的北方城市,但若是論到人口規模而言,這兩個地方可都是和如今的盛京城旗鼓相當的“大城市”呢。

多鐸帶著笑意,繼續說道:“大家應該都沒有忘記,這些年究竟是誰一直在悄悄的和我們大清做生意,源源不斷的把明國的各種軍需物資轉賣給我們大清吧?對,就是來自山西的明國晉商!這一次我們大清進攻這兩地,還可以得到這些晉商的支援,簡直就是一舉兩得啊。難道諸位就不希望進入這兩座城池之中,去劫掠漢人的財富和人口嗎?如果錯過了,那將來可真就沒這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