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走出宮門之後,突然大笑了起來。

這一笑不免讓他的屬下們莫名其妙,有人忍不住道:“主公為何發笑?”

吳三桂得意洋洋的說道:“本官笑的是那太子愚蠢。”

屬下們越發的莫名其妙:“啊?”

大家狐疑的注視著一身泥土、看上去多少有些返祖的吳三桂,有點懷疑這位主公是不是受刺激太過,有點發瘋了。

吳三桂嘿嘿一笑,也不解釋,心中卻有了計較。

眾所周知,大明的文官是從來都不怕皇帝的,甚至以和皇帝嗆聲為榮,這背後主要是為了限制皇權,為官員階層爭取到更多的權力。

所以,一旦皇帝出現什麼差錯的話,那些言官們就會像瘋狗一樣撲上去撕咬,各種上奏章批評皇帝。

若是某個言官能夠迫使皇帝認錯的話,那麼此人就會立刻名動天下,將來不說位極人臣吧,飛黃騰達也是穩穩的。

就比如說,著名的海瑞大人!

皇帝尚且要如此,那麼太子就更不用說了,必須夾著尾巴做人。

偏偏,朱慈烺可不是這種夾著尾巴做人的太子,而是非常高調的太子。

當然,像之前朱慈烺是為了大明打仗,那高調就高調了,言官們也知道大明生死存亡繫於朱慈烺的身上,又有李邦華和施邦耀兩位御史壓制,自然沒有人敢說朱慈烺的不是。

可今天就不一樣了。

朱慈烺公然在宮中拔槍,違逆聖旨拒捕,這可就是壞了規矩啊。

而且,他拒捕的物件還是方拱乾,一個太監,一個主導了東廠的太監!

東廠、錦衣衛,這都是文官階層最為厭惡的東西,因為這是皇帝施加在文官階層身上的枷鎖。

太監就更不必說了,官員階層巴不得司禮監這個由大太監組成的分權機構馬上消失。

如今一個身為東廠督公的大太監出事了,言官們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加上如今大明的處境已經明顯好轉,李自成都被打回河南去了,大家也不需要那麼顧全大局了,可以繼續爭權奪利的遊戲了。

接下來,吳三桂所要做的就是找幾個言官,然後把自己在朝中的人脈串聯一下,一起彈劾朱慈烺!

“只要再蒐羅一點證據出來,弄幾分屈打成招的供狀,到時候這太子就是百口莫辯!”

吳三桂想到這裡,臉上的笑容越發的肆意!

太子啊太子,你以為你贏了?

你呀,還是太年輕。

莽夫這種東西,在大明朝廷是玩不轉的!

吳三桂撣了撣身上的灰,吹起了口哨,高高興興的走路回家。

另外一邊,朱慈烺也來到了奉天殿。

在門口,他碰到了英國公。

朱慈烺也不管一旁的王承恩,直接把英國公拉到一旁:“老張啊,你和本宮說說,你懂不懂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