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道:“臣非常明白太子殿下的能力,若是雙方兵力相當的話,太子殿下必然能夠毫無懸念的打敗建奴任何一名將軍。但眼下建奴的兵力質量明顯是要勝於我們大明的,加上濟爾哈朗又是自從奴兒哈赤起兵時就追隨其身邊的老將,太子殿下手中僅有三萬人卻要應對濟爾哈朗數倍之眾,縱然是殿下天縱奇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作者注:本段無錯別字。)

崇禎聽完,一顆心頓時沉了下去。

在場的其他大明群臣,臉色同樣也是一變。

首輔範景文嘆了一口氣,道:“若真如英國公所言,山海關那邊怕是必須要立刻得到援軍才行。”

英國公臉色非常凝重的點頭,正色道:“陛下,臣明日就繼續前往山海關,絕對不做任何停留,爭取用最快的時間支援殿下和襄城伯,守住山海關。”

崇禎的嘴巴顫抖幾下,終於還是把心中的問題問了出來:“如果山海關守不住呢?”

英國公默然幾秒,道:“那就只能再守一次京師了。”

這句話更是好像針一樣,直接扎進了崇禎的心中。

再來一次京師守衛戰?

崇禎真的不知道還能不能頂得住那種心理壓力。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吸引了崇禎的注意力,他有些不高興的抬頭,想要知道究竟是誰在這樣莊重的場合竟然如此的失禮。

一抬頭,崇禎就看到了氣喘吁吁的王承恩。

王承恩舉著手中的一份卷軸,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陛下,山海關捷報,捷報!”

捷報這兩個字猶如某種靈丹妙藥一般,瞬間傳遍了整座大殿,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驚訝起來,目光牢牢注視著王承恩手中的那個被封泥封住的卷軸。

崇禎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連連招手:“快,快拿來給朕看一看!”

王承恩手腳麻利拆開封泥,取出裡面的奏章正打算遞上,突然崇禎又一揮手:“不看了,你給朕念一遍。”

王承恩趕緊展開奏章,念道:“兒臣朱慈烺敬呈父皇:

兒臣得襄城伯李國楨、薊遼總督吳三桂之助,已然擊退建奴軍濟爾哈朗所部。經統計,陣斬建奴軍六千五百一十四人,建奴鑲紅旗副都統,禮親王代善之子愛新覺羅·滿達海被我軍大炮轟殺於陣前。山海關已然無憂,兒臣稍候數日待完全確定建奴退兵後便班師,請父皇將此戰之結果曉諭天下,令天下子民知我大明天威!”

王承恩越念越是激動,最後一句更是聲音高亢,滿臉的喜不自勝。

崇禎捂住胸口,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

“建奴,居、居然被烺兒打退了?”

這一刻,巨大的幸福感包圍了崇禎。

從崇禎登基以來,遼東建奴作亂就一直是他內心之中的心腹大患,這麼多年來崇禎絞盡腦汁撤換了無數大臣將軍,卻從未獲得過解決的辦法。

但如今,崇禎突然感覺,解決建奴的希望之光已經開始照耀在他的身上,而讓他感覺到希望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子,大明太子朱慈烺!

英國公同樣也是目瞪口呆,片刻之後忍不住拍著扶手而起:“太子英明神武,有當年太祖,成祖之風啊!陛下,看來臣還是低估了太子的能力,只要有太子在,將來何愁建奴、李自成之患不平!”

眾多大臣也是讚歎不已,紛紛開口。

“太子真乃我大明福星也,凡太子所到之處,大明之敵只能一敗塗地!”

“建奴洶洶來犯多年,不意今日被太子痛擊,足見太子真大明救世之主也!”

“先破李自成,再破建奴,放眼天下,唯我大明太子所向披靡!”

聽著臣子們的這番話,崇禎再也忍不住心中得意,放聲大笑了起來。

這是朕的兒子。

是朕的好兒子!

片刻之後,崇禎笑聲停歇,對著面前的英國公笑道:“國公啊,這一次確實是你失策了。”

英國公同樣也是滿面笑容,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確實失策,但臣巴不得以後每次都這樣失策啊!”

君臣兩人相視大笑。

崇禎大手一揮,高聲道:“今日宮中設宴,慶祝保定、山海關大捷!再曉諭天下,讓天下也知道,我大明雄師究竟是如何能夠擊破賊軍,將來必能讓這些狼子野心的賊子得到徹底的懲治!”

眾臣齊聲附和:“陛下所言極是,大明煌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