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

朱慈烺用力的點了一下地圖:“本宮說的並不僅僅是應天府,而是整個江南!”

“江南?”

在聽到了朱慈烺的話之後,在場的大明君臣們臉上表情各異。

單單從表情來看的話,顯然他們對於朱慈烺的這個話並不是很信服。

長久以來,大明的北方雖然戰事不斷,但是大明南方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

曾經在明朝中期無比猖獗的倭寇,伴隨著在隆慶元年海禁正式全面放開就開始迅速退潮,到了晚明時期基本上已經是風平浪靜了。

海上貿易的開放讓江南迅速的騰飛起來,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在崇禎朝中原被李自成搞得一片糜爛,遼東和山東被滿清禍害的情況下,江南就成為了大明經濟最重要的來源。

為什麼北京城這邊已經好久沒有發出俸祿了,也是因為來自於江南的漕運路線在李自成佔領山東之後被徹底切斷,無論是錢糧都已經運送不到北京城這邊了。

李國楨疑惑道:“可是,江南並沒有足夠的兵馬啊。”

江南的兵馬,真正算得上優秀的就只有戚家軍,但戚家軍由於大明內部鬥爭的原因,早就已經在遼東被出賣,死得乾乾淨淨了。

朱慈烺笑了:“江南雖然沒有足夠的兵馬,但是江南有對大明足夠忠心的人啊!”

江南對大明很忠心?

是的。

只要翻開史書查一下就知道了。

查什麼?

查清軍入關之後的屠殺。

揚州十曰、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

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可以非常輕而易舉的發現,這些城市都是來自江南。

並不是說在其他地方就沒有反抗和屠殺了,像廣州被屠殺了70萬人,濟南死了至少30萬人等等,但是透過上述的表述,不難看出在晚明時期,江南人民對清軍的反抗無疑是各個地區之中最為激烈的。

為什麼反抗你滿清?當然是我們都忠於大明啊。

大明的政策,對官紳是非常利好的,而作為地方中堅的官紳自然也就投桃報李,用自己家族的威望發動地方群眾抵抗滿清,來回應大明。

所謂大明養士三百年,就是如此。

朱慈烺平靜的說道:“江南的子民們是不會坐視北京城被包圍這麼久的,本宮可以斷定,少則半月多則一個月,我們就能聽到江南兵馬北上的訊息了。

到那個時候,李自成想打又打不下北京城,旁邊有吳三桂進行牽制,他的地盤之中又有北方計程車紳在不停作亂,背後還有江南北上的勤王之師,到那個時候,李自成又拿什麼來繼續包圍北京城呢?”

聽完朱慈烺的話之後,在場的大明君臣突然有了一種撥雲見霧的感覺。

英國公不由激動了起來,笑道:“原本臣都覺得怕是沒有什麼希望,拼一天算一天了,但沒想到現在給殿下這麼一分析,原來大明還有救啊。”

朱慈烺笑了起來,認真的說道:“大明當然還有救,這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在北京城破之後,面對著入關的清軍,四分五裂的南明都能靠著半壁江山堅持二十多年呢,更何況是代表著天下正朔的真正大明朝廷?

崇禎鬆了一口氣,道:“所以,現在我們只需要守住就行了,對吧?”

在崇禎想來,既然外界還有那麼多的助力,那麼京城這邊固守待援應該也就足夠了。

朱慈烺露出微笑:“守住當然是可以的,但現在這種情況,更適合的是主動出擊,打李自成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