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作為太子,記憶之中當然是有曹化淳的。

這個曹化淳,乃是魏忠賢當年的死敵,其人在魏忠賢死後主持了宮廷之中對魏忠賢餘黨的清算,同時也曾經一度擔任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是內朝的風雲人物。

當然,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獻城!

關於明末北京城究竟是誰先開門向李自成投降的,一直以來各種記載眾說紛紜,有說是太監王相堯開德勝、阜成二門,也有說王相堯開宣武門,兵部尚書張縉彥開正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開朝陽門,“奸民”開德勝門,太監張永裕開朝陽門等等說法。

但是,流傳最廣的說法,還得是曹化淳開廣安門,或者是曹化淳開彰化門(彰義門)。

既然大部分人都說是曹化淳,那麼這位曾經的內朝第一太監,司禮監秉筆,王承恩的義父,自然也就成為了朱慈烺最懷疑的物件!

要知道,前不久剛剛被朱慈烺一槍爆頭的杜勳,就是從曹化淳這裡進城,也是從曹化淳這邊離開的。

杜勳是誰?那就是歷史上李自成派進北京城裡面來勸降的使者,而且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結合剛剛上城的時候看到的軍無鬥志,幾乎是一盤散沙的情形,再看看曹化淳如今這剛下過大雨卻滴水未沾的模樣,朱慈烺的心中對於曹化淳的懷疑可以說是到了一個極致。

這老傢伙,看起來就不像好人啊!

就在朱慈烺打量著曹化淳的時候,曹化淳也在打量著朱慈烺。

曹化淳的心中其實是有些震驚的。

在曹化淳看來,就城牆上的這點守軍,應該不可能阻止得了闖軍的進攻。

但偏偏,事實證明,守住了。

這讓曹化淳大為光火,想要看看究竟是誰在搗亂。

然後,就有人稟報給曹化淳,說太子帶著王承恩上城了。

理所當然的,曹化淳覺得應該是王承恩這個對崇禎皇帝忠心耿耿的傢伙,拼命的幫助大明將士守城。

但來到這裡一看這個架勢,怎麼好像卻是這位十五歲的太子坐鎮指揮的?

而且城牆之上眾人的眼神也全部都集中在太子的身上,完全都沒看王承恩一眼。

這讓曹化淳有些懷疑,難道真是這位十五歲的太子力挽狂瀾,帶著這點兵馬就擊潰了闖軍的進攻?

雙方都有心思,場間一時陷入沉默。

朱慈烺回過神來,咳嗽一聲,緩緩開口:“曹公公,你這話就不對了。如今李自成率領賊軍圍困大明京城,本宮作為太子,自然是要幫助大明和賊軍作戰的。若是回到了王宮之中,對大明又有何用?”

曹化淳依然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但太子殿下並沒有得到陛下的旨意,若是有人告訴了陛下,說老奴擅自讓殿下身處險地,老奴實在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還請太子殿下返回吧。”

曹化淳的語氣雖然很恭敬,但態度卻也十分的堅定,就是要讓朱慈烺趕緊離開此地!

朱慈烺眼珠一轉,突然笑道:“曹公公,那個杜勳是從你這裡進城的吧?”

曹化淳愣了一下,點頭道:“正是,那杜勳聲稱要作為闖王使者覲見陛下,所以老奴就讓王承恩帶著他進宮去了。”

朱慈烺呵呵一笑:“杜勳已經死了。”

曹化淳吃了一驚:“死了?”

朱慈烺笑著點頭:“是的,被本宮殺死了。曹公公啊,你要知道,背叛大明的人,那都是不得好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