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導演的擔心相當多餘。

當所謂花絮搬運到短影片半天后就初見端倪,從原本只是粉絲關注點贊到最後全員轉發只不過用了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完美做到了宣傳的效果。

“救命~影片裡的這個女人怎麼什麼都能說兩句?”

“臥槽博物館裡這麼多書畫古董,隨便指一個都能說的頭頭是道,這是行走的百科全書吧?”

“明明是行走的博物館,簡直驚呆了好嗎?”

“剛才就聽到女票在一臉痴呆的瞅著手機,我還以為又是哪個男明星呢,結果竟然是唐舒你敢信?”

“更神奇的是女票在看的竟然還是書畫普及欄目,之前她從來都不喜歡的!”

“同款男友在此。”

“同款女友在此+2”

影片中的唐舒被十幾個劇組人員圍在中間,表情放鬆也並未去看鏡頭,很明顯並不是在拍攝期間。

而之所以看出並不是在拍攝期間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當眾人問及一幅畫時,影片裡的唐舒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觀賞了一會兒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是從作品本身出發並未涉及到作者的背景。

“講真,大叔的點評很淺顯易懂啊有木有?我一個不會看畫的人好像都懂了。”

“是啊是啊,之前上美術課的時候完全聽不懂什麼光線什麼勾勒,她這麼一說我竟然get到了?”

“我已經盯著看了半小時了好嗎?我媽說我從來沒這麼安靜過。”

“笑死,剛剛我媽路過說這女生的聲音挺好聽的,講的也好,能不能請到家裡來給我當美術家教。”

“告訴媽媽那可能會請不起,畢竟大叔是景總家的,小錢一般都看不上。”

“牛啊兄弟,史上最強媽媽非他莫屬了。”

“hhhhh~~請不起請不起......”

唐舒淺顯易懂的講解吸引了不少路人粉,就算是對國寶方面不感興趣的人在滑到影片時也忍不住多看上兩眼。

下午時分,《國寶故事》四個字就慢慢登上了熱搜榜單。

再加上節目組以及藝人朋友的微博轉發,有檔紀錄片播放的訊息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晚上9點鐘,央臺10套正式開啟了《國寶故事》之旅,唐舒作為嘉賓兼職主持人很快就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哎哎?這講解的兩個跟花絮上的不一樣啊?”

“確實很不一樣,唐舒的講解中多了背景人物的介紹和當時身處的環境,可以說是更專業了。”

“我,國寶文物發燒友,表示大叔說的有些文獻聽都沒聽過......”

“臥槽原來還能這麼解讀呢?長見識了!”

實際上,導演和劇組人員在拍攝時比現在的觀眾還要懵,畢竟原本的國寶資料是從他們這裡交出去的,但唐舒的準備卻比那些資料還要精細。

精細到了他們在事後不得不請專家驗證的地步。

“效果竟然意外的好?現在收視率多少了?”

“2.5了導演,而且這才開播不到半小時,收視率一直在漲!”

電視節目中紀錄片一向是最枯燥無味的,同樣收視率低迷到不行,能夠突破2就已經是極限,但沒想到的是竟然還在緩步增長。

“我天~這次算是請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