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密度不能調整,它需要承載足夠大的重量才能達到最初設計目的,但可以考慮適當調整生產鏈的零件組合。”

在認真檢視過許氏集團最新購買的生產鏈之後,唐舒最終調整了機器結構。

周總工和其餘三人徹底愣住,“.......怎麼改?”

唐舒站在大螢幕前開啟生產鏈模擬器內部結構圖,幾乎是在瀏覽了一遍就點出了其中的幾處設計。

“這裡可以增加一處熔岩設計,增加金屬熔點提煉出足夠密度的合金, 另外還需要在後面安裝一個分煉裝置。”

拜溫暖所賜,唐舒在戰機設計方面在短時間內補充了大量的現代化機械知識。於她而言,唐門內一些精巧機關的設計和內部構造已經融入到了腦海中,而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和設計圖是共通的。

許氏集團的螢幕擁有和機械研究院同樣的科技原理,唐舒直接觸屏拉出一個新的空白資料夾,不多時就勾勒出了一個分煉裝置。

而隨著點選模擬按鈕, 前後僅僅用了三十秒的時間,螢幕上就出現了一個100%成功的綠色進度條。

“周總工, 您覺得在操作性上如何?”

“......”

周總工已經有些麻了,他們從未想過會去調整這三條從國外進口過來的、據說是最先進的生產鏈。

那是一件容易的事嗎?當然不是!

可眼前這個看起來二十來歲(或者更年輕?)的小女孩做到了,她甚至都不如自己的女兒大!

“這可真是一個創新的想法......我想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它的可行性。”

“可是周總工,模擬器顯示結果是100%可以操作。”

邱辛小聲嘟囔了一個事實,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在科學方面上的接受力反而是最快的那一個。

當然,娛樂八卦之類除外,他發誓就算是現在也感覺許總和唐舒之間的關係讓他接受無能。

唐舒理解的點頭,“那麼我們現在開始調整生產鏈?”

這個提議得到眾人一致認同,大家幾乎把戰機整個設計圖都印在了腦子裡,很快就投入到了實踐之中, 直至太陽西下經過數次反覆實驗這才取得了成功。

“分煉裝置的純度不太夠, 如果換一下零件的話我想效果會更好, 當然這取決於你們。”

唐舒畢竟不是許氏集團的員工, 增加分煉裝置已經給對方提供了一大筆生產鏈之外的成本, 她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可行性建議。

然而這個可行性對於周總工來說完全不算事,因為單單是這個分煉裝置就能讓目前的生產鏈效率比原來提高一大截。

這比買賣相當划算,至少在未來幾年內許氏集團會走在機械生產最前沿。

但願許總願意額外給這位唐顧問支付一筆設計費.......

接連三天, 唐舒都把下午的時間耗在了許氏集團的生產工廠。

鑑於周總工以及帶領的三個設計師也是圈內不可多得的天才,四人更改生產鏈以及調整設計製作的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

當然,這也必須把許氏集團工廠內那些加工加點調整裝置的工人算上,而且他們還是主力。

三天的時間足以讓周總工等人對唐舒刮目相看,從最初的好奇到如今發自內心的佩服和欣賞僅僅有了一個下午的時間。

“唐顧問,晚上一起吃個飯?許總剛才還說要請唐顧問吃個晚飯順便答謝您的指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