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若歸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青州?
青州現在可謂是沒人敢動的一個爛攤子!
青州本就是河北黃巾餘孽聚集的地方之一,當年張角三兄弟死於鉅鹿之後,太平道土崩瓦解,大量的冀州黃巾餘孽和乘勢而起的山賊土匪互相勾結逃亡冀州常山國、中山國等郡國,佔據著千里太行山。
而更大一部分的黃巾賊卻是東逃入青州,青州本就是黃巾之亂的重災區,匯合了一部分冀州黃巾餘孽之後,整個大河以北就有了兩股號稱百萬的賊寇,一是沂張白騎、張燕為首的黑山賊,二便是同樣號稱百萬眾青州黃巾,盤踞於青州各處,其首領疑似便是當年不知所蹤的黃巾第一猛將管亥!
從袁家二公壯烈殉國,到天下討董,再到現在董卓撤往長安,天下正式開始割據征伐,整個討董打了大半年,政權混亂不已,青州便成了一個沒人顧忌的飛地,成了黃巾餘孽肆虐的天堂,可謂十里一大王,百里小渠帥,千里大渠帥!
這些黃巾、土匪糾集,密密麻麻的分佈在東萊、北海二郡,時不時進犯兗州和冀州,囂張時甚至攻略縣郡城池,搞得青州民不聊生。
可以這麼說,在青州,你頭上不裹塊黃布都不敢出門!基本上各郡縣都不敢出城太遠,整個青州民匪不分,民既是匪,匪既是民。
“尤其是那青州刺史焦和,此人本就是一個喜好清談的碌碌無為之輩,聽聞其時有賊來犯,這廝不思如何拒敵反擊,而是第一時間焚香請巫祝占卜!有此人為刺史,青州哪裡能平安下來?”
聽聞袁珣準備入青州,郭嘉將前段時間錦衣衛發來的青州基本情況說了一遍。
袁珣聽聞點了點頭,然後環視眾人以及姍姍來遲的賈詡,笑道:“諸賢有何想法,皆可暢所欲言嘛!”
眾人皆是皺眉沉思,陳群想了想,拱手道:“袁公已然得到冀州,主公何不在冀州發展,在下雖不知主公為何要逐海,但是倒也想到和商道有關,那麼袁公之前所轄之渤海郡不就是最佳選擇?”
陳群的話一出,便看曹昂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子修哥有何看法?”袁珣輕輕一笑,問道。
曹昂看袁珣主持內部會議,不但不避諱自己,還主動邀請自己參與,心中一暖,學著陳群支起身子,本想也和陳群一樣拱手,但是又想到自己終究不是袁珣屬臣,猶豫一下點頭道:“為兄倒是覺得長文兄所言極是,渤海乃是冀州大郡,遠離太行山黑山賊軍,又毗鄰大海,可謂得天獨厚。
而且渤海各個世家本就以袁公背靠自居,君瑜你接手渤海,各個渤海世家皆是拱手相迎,不出一春秋,便可將渤海經營的固若金湯,何必去蹚青州那攤渾水?”
袁珣笑著點點頭,然後看向其他人,問道:“那你們有何看法?”
戲忠沉吟一下,然後開口道:“我覺得,青州不錯。”
“哦?何以見得?”曹昂饒有興趣的問道。
戲忠微笑道:“曹公子可知,君瑜雖出身世家,但是起家乃在商道一途?”
曹昂點點頭,這個他自然知道,作為袁珣的死黨,史氏商行的崛起他是親眼目睹的,而且也是自史氏商行總部搬遷至冠軍縣後,冠軍縣才成為整哥潁洛人人嚮往的富庶之地,曹昂自然不難猜出這是史氏商行的功勞。
可以說,之前的整個冠軍縣都是以商立縣的。
戲忠點頭捋須眯眼道:“雖說我們整個右將軍府轄下皆是以商道為主業,可是農務一事必不可少,之前整個冠軍縣百姓不過數萬人,以商道富足綽綽有餘,但是現在我們要為近二十萬百姓負責,單單商道不可能養得活那麼多人,所以青州便是最好的選擇!”
荀彧可謂是三國頂尖的戰略大家,雖說歷史上曹操的戰略最出名的乃是毛玠的“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但是荀彧作為曹操的謀主,在曹操的崛起中一直都在幫助著曹操修正著整個戰略計劃。
“可是渤海一郡也不是沒有良田土地啊?何必捨近求遠?”
戲忠深深吸了一口氣,輕聲問道:“敢問曹公子,渤海,乃至整個冀州的土地都在誰的手裡?”
此話一出,不但陳群,就連曹昂也是身體微微一震,心中疑惑豁然開朗!
世家!
冀州乃是天下重資,整個冀州大小世家不計其數,更有清河崔氏,無極甄氏,平陽鮑氏(河北臨漳)等頂級世家,這些大小世家在冀州經營百年,可用的土地早就被他們給圈完了,哪裡還有袁珣能夠佔有的土地?
是,這近二十萬人固然可以去墾荒,可是開墾出來的土地,難保不被世家所侵佔,如果說仕途文章是世家立足的憑據,那麼土地便是世家的根本。
為何當年席捲天下的黃巾之亂會從冀州開始,究其根本,除了天災,其實就是世家土地兼併實在是太過嚴重,可謂是大漢之罪,大量的農名被以放貸貸贖買等手段被兼併了土地,無田可種,家破人亡,這才聚而反之!
而黃巾之亂後,冀州世家們更是將流民收為長工佃人,成為了世家的附庸。
所以究其根本,冀州,沒多餘的土地給你一個帶著近二十萬“流民”的外來戶。
對,袁珣乃是袁家人,手上更是有強軍數萬,既是渤海各個世家為了袁家名聲外加上強權所迫,也會獻出部分土地示好,但這樣的辦法無異於得罪了渤海郡乃至整個冀州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