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界橋大戰 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五百步的距離根本不需要瞄準,石彈飛入飛馳的騎兵後,無數騎兵被石彈砸中頭臉胸口,腦漿迸裂,骨折聲清晰可聞,就如雨點砸入蓬鬆的沙地,無數騎兵慘叫著墜馬被屍體被後面的戰馬踩成一團團肉泥!
而更讓公孫瓚手下騎兵恐懼的是那迎面飛來的箭矢,如同一波波閻王爺的令帖一般,收割著衝鋒在前的胡騎戰馬的生命……對,袁軍騎兵只射馬,不射人!
就從五百步到四百步這段距離,袁軍弩兵居然不間斷的射擊五次,近兩千騎兵被不間斷的箭雨射的墜馬飛出,摔死摔殘無數!
而前方墜馬的騎兵也造成了麻煩,被射倒兩千多戰馬猶如天然的絆馬索一般,將身後無數騎兵胯下戰馬絆倒了一地,人撞人,馬撞馬亂成一團,馬嘶聲、慘叫聲各種語言的咒罵聲響徹戰場,整個騎兵的衝陣速度肉眼可見的一滯。
史氏商行工坊製造的神臂弩即使去了偏心輪,其威力也大的驚人,那些烏桓和鮮卑人大多數都是戰時作戰,閒時放牧的牧人,身上根本沒有像樣的鎧甲,大多數身披皮甲,有的人更是連鎧甲都沒有,只拿著簡單的騎弓和彎刀長矛,神臂弩射出的狼牙弩箭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雖然他們大多數背上都揹著草原騎兵常用的一面木質圓盾,也第一時間將圓盾拿了出來防禦弩箭,可是他們面對的可不是弓箭手,而是裝備了神臂弩的袁軍弩手,那簡陋的圓盾根本擋不住威力巨大的弩矢,弩矢飛來,往往穿透木盾又釘在人和馬的身上!
若是沒有袁軍弩兵源源不斷的弩箭射擊,這角度並不大的緩坡可不能對公孫瓚麾下騎兵造成什麼影響,可是在弩兵的射擊下,這段緩坡就成公孫瓚騎兵衝鋒致命的弱點,不斷減速的騎兵們簡直就成了袁軍的活靶子,這短短一百步距離,地上的屍體不下兩三千具!
而最讓騎兵們絕望的是,他們那簡陋的騎弓射程根本夠不到四百步。
有後面的胡兵悄悄調轉馬頭準備逃跑,卻被吊在遠處的白馬義從一箭射殺,被白馬義從護在中間的公孫瓚用鮮卑語怒喝道:“衝過去!衝過去我們就勝了!不準退,退者殺無赦!”
在白馬義從的驅趕下,烏桓騎兵們只能硬著頭皮頂著箭矢往前衝!
二百步!
終於,騎兵們付出將近五千傷亡衝到了騎弓的射程之內,那些草原異族分分張弓搭箭對準天空開始朝著袁軍弩兵拋射壓制,除了陣前築起盾陣的大戟士,袁軍之中也有了傷亡,特別是輕甲的弩手,紛紛中箭倒地。
“盾兵,上前護住弓弩手!”
田豐在先登大戟士的保護下揮舞令旗,步兵的刀盾兵上前架起盾牌保護弩手,在盾牌的掩護下,弩手終於穩住了方陣。
可是草原異族騎兵們的箭非常之準,部分箭矢居然透過盾牌縫隙射在弩兵身上,不少身體暴露在盾牌外部分也紛紛中箭,慘叫聲在弩兵方陣中不絕於耳。
但是盾陣保護下的弩兵射擊也失去了之前的效率!
見袁軍弩兵攻勢相較之前弱了不少,公孫瓚大喜,催促胡騎加速!
一百步!
一萬多胡騎的騎射箭雨漸漸籠罩袁軍整個軍陣,就連袁紹也不得不在刀盾兵的保護下縮著頭,好在胡騎的弓箭簡陋,其箭頭大多數都不是精鐵打造,而是銅和骨片,若不是射在頭面上,對身披甲冑的袁軍步兵殺傷並不大。
而此時,鞠義咬著牙,還是所在軍陣大盾保護下。
五十步!
“撤盾!射!”
隨著田豐一聲大喊,弩兵們前面的盾紛紛撤開,兩千弩兵不要命一樣將身體暴露在盾陣外,也不追求什麼三段射了,抬起神臂弩就射,紛飛的箭雨在空中猶如一面牆,讓衝鋒在前的胡騎再次紛紛中箭倒地!
其再次衝起來的速度又是一滯!
“先登!隨我衝!”
就在這時,鞠義趁著這個機會站起身子,高喝一聲,八百先登大戟士紛紛撤去大盾,抬著長長的大戟猶如潮水一般衝向近在咫尺的烏桓騎兵!
一陣陣箭矢射來,身披重甲的先登士兵根本不怵!而此時,大多數胡騎才紛紛拔出馬刀,終於重甲步兵和速度並不快的胡騎交匯在一起。
所謂有甲無甲一刀殺!
長戟入體之聲不絕於耳,無數胡騎慘叫著被鋒利的長戟刺穿身體從馬上被推下來!
而他們本不快的馬速撞在身披重甲的先登士兵身上,居然之將他們撞的一屁股倒地劃出一節,又再次起身補齊方陣衝進騎兵扎堆的敵軍之中。
或是揮舞或是直刺的長戟肆意的砍刺擠做一團的騎兵,而胡騎那生鐵環刀砍在這些甲冑縫隙插滿箭矢的先登士兵身上,連撓癢癢都算不上!
有甲無甲一刀殺!這時候,烏桓騎兵和先登大戟士裝備的差距成了烏桓騎兵的催命符,一萬多烏桓騎兵速度慢慢停了下來,八百身披重甲的先登大戟士在弩兵的掩護下猶如虎入狼群般,雖然被烏桓騎兵團團圍住,但是他們長戟手上猶如死神的鐮刀般不斷收割著烏桓騎兵的生命!
田豐看此戰局,也是精神一震,剛要下令全軍壓上,顏良的兩千騎兵出擊,卻見烏桓騎兵突然轉身後撤,兩翼無數騎著白馬白衣的騎兵冒了出來,一面在陣前橫移,一面張弓朝著顏良手下護住兩翼的騎兵射擊!
“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可不像這一萬多裝備簡陋的烏桓騎兵,手中弓箭皆是精良的牛角複合弓,也都是身披戰甲的精銳騎士,而更是公孫瓚手下的王牌,他們騎術精湛,射擊精準,剛衝出來就給兩翼騎兵造成了大量的殺傷!
兩翼袁軍騎兵還沒反應過來,猶如箭靶子一般呆立原地,居然死傷七八百人!
而帶領白馬義從的公孫瓚更是一馬當先,手中一把碩大的五石長弓,彎弓搭箭,瞄準正組織騎兵後撤的顏良就是一箭!
公孫瓚箭如流星,又是在混亂的戰場,顏良哪裡來得及反應,等他覺得不對勁的時候,只能微微偏頭躲開要害,可是公孫瓚的箭矢還是一箭穿透他肩膀,他大喊一聲,直接摔下戰馬,被親兵扶起來就往軍陣中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