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水淹鷹難度(二合一6300大章!大家看爽!)(第2/4頁)
章節報錯
劉備知道自己是在跟時間賽跑。
好不容易知曉一條小路穿越蒙山,好不容易能夠一路直達營陵,好不容易有一個一擊必中拿下營陵的機會!
不能錯過,若是錯過,可能再也沒有驅逐袁珣出青州的機會!
自己好不容易佔有袁紹疲於應對公孫瓚無法及時馳援青州,策動黃巾暴亂,袁珣尚未在青州站穩腳跟的天時地利人和,錯過這個機會,他不認為自己有實力和坐穩北海的虎賁軍叫板。
在劉備一再的催促和激勵下,平原將士們爆發了最大的潛力,七十里的路只用了三個時辰便遙遙再望。
等到一眾人到了沂水邊上,劉備終於一抬手,下令全軍整頓。
“大哥,此時還是將子龍等騎兵散出去,鷹難度乃是進入北海的關鍵,若是有埋伏……”關羽倒提青龍刀,手撫美髯眯眼看著漸漸臨近的鷹難度,有些不放心的說道。
鷹難度乃是沂水劈開蒙山形成的一道並不陡峭的山谷,山谷兩旁的山勢也並不險惡,就因為兩旁山勢相隔太遠,感覺飛鷹飛度過去都很費力氣,這才有了鷹難度這個名字。
而寬闊的沂水在此山谷之中再次變得更加寬闊,導致穿山而過的沂水最深處也不過半人深,若不是連同平原和北海的路很多,這地方也是好行路之地。
說白了,此地兩山不陡地勢平坦,並不適合伏兵。
加之劉備此時心中急躁、期待、緊張……諸多感情五味雜陳,竟一時忘了行軍大忌。
關羽平素《春秋》、《韜略》不離手,論起統帥三軍來說,三兄弟其他二人與他拍馬不能及,此時經他提醒,劉備這才一拍腦門。
“說的極是,若不是二弟提醒,為兄險些誤了大事!”
劉備轉頭對趙雲道:“子龍,此地雖然並不艱險,但乃是通往北海最後一條路,容不得我等粗心,你且帶白耳和白馬義從將整個山谷探查一遍,無比確認沒有伏兵。”
趙雲在馬上一抱拳,點了點頭,帶著四百騎卒縱馬而出,當先入谷。
“其餘人,修整一個時辰,禁止煙火,全部吃乾糧!”
在劉備的一聲令下,兩萬多軍隊開始在水邊飲馬吃乾糧修整。
劉備其實也累得不行,三個時辰在馬上的強行軍差點把他渾身都顛散架了,再看其他士卒,此時也是筋疲力盡,不修整根本沒法走路。
此時太陽剛剛西落,倦鳥還未于歸巢,陽光揮灑在整個谷中,枯水季節的沂水在陽光中顯得波光粼粼金燦燦的,好不美麗。
山谷中猿聲不住,整個山谷宛如人間仙境。
若是不打仗,此份祥和乃讓人享受至極!
趙雲右手搭在左手脈門上,看了看陽光,計算了一下時間,正是申初時刻。
“散!務必在一個時辰內將山谷探查完畢,不可放過一點動靜!”
趙雲大手一揮,四百餘騎兵分作四十多個十人隊分散開始搜尋山谷,趙雲了帶著李三他們縱馬向前而去。
一路行進,趙雲不敢放過任何風吹草動,就連灌木叢發出的響聲他都極目望去,確定無人才敢向前。
莫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四下呼哨聲響起,騎兵們在谷中沂水便集結,得到屬下一直確認谷中無人之後,趙雲這才點頭帶人退出谷外與劉備匯合。
就在趙雲的騎兵離開後,剛才趙雲注意到的灌木叢忽然動了動,灌木叢後的“草地隆起”慢慢立了起來,仔細看去,卻是兩個渾身上下忙著網兜,網兜上插滿青草枯枝計程車兵!
其中一人不是夜不收什長蛐蛐是誰?!
方悅看著趙雲遠去的方向,撥出一口氣。
“孃的,君侯所言不虛,這趙子龍果非一般人物,差點發現我!”
說完,蛐蛐對身邊那夜不收軍士道:“通知谷中的兄弟們,給我釘死了,一旦敵人過河便發訊號!”
旁邊那身上插滿雜草的軍士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鳥哨含在口中,推拉著鳥哨尾杆用力吹了起來。
“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長短不一的鳥叫聲想起之後,山谷四處瞬間也傳來了鳥叫聲,輕靈且雜亂,好似群鳥在林中歌唱,一時間竟有五六處之多!
蛐蛐趴在地上,取出千里鏡死死盯著谷口,同時他心中也在慶幸,所不是夜不收和虎賁軍千里鏡已然成為下級軍官的制式工具有所普及,估計上面也不敢選在這個根本不可能打伏擊的地方阻擊劉備大軍。
這玩意兒隔著兩裡地都能人臉看的清清楚楚,比起其他軍隊還用斥候偵查,這可以說是料敵餘先了!
……
谷外,劉備得到趙雲確認谷中安全的訊息心中一定,同時也是豪氣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