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浪子戲忠(第3/3頁)
章節報錯
《三國殺》裡那個帥的布林布林的角色!
乃是曹操尚弱小之時,有荀彧推薦給曹操的寒門出身潁川名士,雖然演義中全無此人,可是三國志中曾記載過,若荀彧是曹操的內政管家,一代名相,戲志才就是郭嘉之前曹操的謀主!
戲志才和郭嘉的身世頗為相似,都是曹操引以為重的謀主,同樣有“負俗之譏”,同樣英年早逝,直到戲志才去世後,荀彧才向曹操舉薦了郭嘉。
要知道郭嘉對於曹操前期的幫助,郭嘉之於曹操,便如孔明之於劉備,周瑜之於孫策,可以說沒有郭嘉,曹操就死在了袁紹手裡,而郭嘉乃是繼承戲忠的位置,可見戲忠也是一個頂級謀士!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戲忠居然以這樣的方式和自己見面了,還被自己的“鬼話連篇”給忽悠了!
袁珣心中大喜,忙道:“志才兄何以教我?”
戲忠也不隱瞞,負手皺眉道:“我昨晚前思後想,只有一個可能,李旻只怕是想明哲保身。”
“何以見得?”
袁珣前世只是一個大學生,這一世也沒當過官,更不屑當東漢的官,根本沒經歷過官場政治,而戲忠不同,戲忠乃是土生土長的潁川人,從小在世傢俬學長大,接觸這些多了去了。
戲忠奇怪的看了袁珣一眼,說道:“君瑜不會不知道你在洛陽引起了多大的風波吧?”
袁珣莫名其妙的看著戲忠,他從出洛陽到陽翟,一路收容流民,管理流民,走走停停走了小半個月,來到陽翟也沒有個洛陽方面聯絡,自然不知道洛陽發生了什麼事,總不可能蔡老頭又把自己給告了吧?
“看來是真的不知道了。”
戲忠哭笑不得的向袁珣說了王允私自扣留袁珣救濟流民的糧草,袁紹私調西園中軍解救,然後一紙奏章把王允告上西園,而後張讓趁機攻擊王允,何進袁紹又救王允的奇事。
王允扣糧草,袁紹領兵解救,這事情袁珣從孔秀嘴裡知道,雖不知王允因何針對自己,但是大宗糧草進出城卻是要報備,王允不過是公事公辦,過於嚴苛罷了,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糧草事件,居然引起朝堂四方大混戰,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李旻今年便要任滿迴歸洛陽,不出所料,若是考評良好,不是履任九卿,就是為一州刺史外放。正是升遷之際,是故他向討好十常侍,爭取考評優良,要不然他很可能被再放地方任太守,還不一定比潁川這種大郡好。”
“那他就不怕得罪我袁家麼?”袁珣奇怪的問道。
“本初公私調西園禁軍,雖然佔著理,但已然身處風口浪尖,倘若袁家此時還為君瑜之事為難李旻,只怕再次會被十常侍和王允反打一耙,李旻也是看準這點,才敢為難君瑜的。”
袁珣聞言卻是開懷大笑道:“無妨無妨,這李老頭萬萬沒想到,倘若是我早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不用他安排,我也會去的,怪不得我爽快答應他去鬼谷,他一臉不可思議,原來如此,看來他只怕當我袁君瑜是傻瓜了,志才兄真是聰穎,料事於千里之外。”
戲忠大驚失色,忙勸道:“君瑜竟如此看中那片不毛之地,那地怎能活人,莫要一時氣憤!”
袁珣見戲志才急眼了,笑著解釋道:“鬼谷之中多有石炭。”
戲忠奇怪道:“石炭我知道,能燒嘛,可是石炭燃燒之時也有奇毒,何人敢用?”
袁珣知道,戲忠口中的奇毒乃是一氧化碳,遂搖頭解釋道:“石炭在李旻眼中一文不值,在我眼中卻是重若萬金。”說著,向戲忠皆是了石炭的用處,和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戲志才聽著袁珣口中什麼蜂窩煤,什麼高爐鍊鋼……仿若聽天書,但是他知道,袁珣確實能以那不毛之地養活這些流民,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
說完,袁珣卻又擔憂道:“不過李旻能坑我一次,難保他不會坑我第二次,他乃是潁川太守,倘若與我為難,就算我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寸步難行。”
戲忠聞言笑道:“君瑜不必擔憂,只需假借你叔祖袁隗去信一封,不癢不痛的訓斥李旻一翻,他必不敢再作為難,他一介士族,不過是想向十常侍表個態,這才為難與你,但你袁氏畢竟是四世三公天下仲姓,他哪裡敢把事情做絕,只不過之後不要去拜託他做任何事情了。”
袁珣皺眉道:“可是我需要在陽翟採買開礦工具,沒他批准,我哪有這麼大的能力?”
戲忠笑道:“君瑜真是大事清明,小事糊塗,莫不是忘了昨日陳長文乎?”
袁珣一拍腦袋,暗罵自己傻X,陳長文出身潁川陳氏,乃是潁川四大家族之首,只要拜託陳群,什麼工具買不到?李旻這種隨波逐流的人敢和陳家指手畫腳?
不得不說,雖然袁珣打心眼裡看不上這時代的世家大族,可是世家的身份為他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比如陳家看在同是世家的份上,就會不予餘力的相助他,一是因為同為世家大族,二是世家多重名聲,袁珣因為安置流民一事引起洛陽軒然大波,但是也因此事使他和袁氏名聲大噪,陳家作為頂級世家,會不想幫袁珣一把,蹭波流量?
袁珣對這歷史上曹操的謀主此時心服口服,鄭重起身不禁長揖一地道:“君之一策使我安民之事定矣,請受君瑜一拜。”
戲忠平日因為寒門身份備受潁川喝多世家子的欺壓,加上自己憤世嫉俗,也就是後世說的憤青,是故放浪形骸,何時受到如此重視?就算是陳群荀彧等一眾故友,也不過是同窗之誼,可是袁珣不一樣啊,袁珣可是袁家嫡子,這個時代站在世家金字塔的出身,袁珣如此大拜重謝,戲忠怎能不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