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之後還是許攸先開了口,他起身恭敬的叉手行禮道:“君侯的意思我等都明白。”

說完,他又轉身對袁紹道:“本初,君侯說的有理,討董之事,說白了不過是這一眾諸侯藉著為我們袁氏復仇趁機沽名釣譽,順便看看是否能渾水摸魚,天下但凡有些見識之人都知道,董賊倒行逆施引起的‘群雄激憤’乃是開啟大家各自為政,互相攻伐的割據亂世,甚至比新莽之時還要混亂。

此時莫看大家全都聚集在討董這杆大旗之下,若是究其根本,只怕一是因為董卓非世家出身,執宰天下引得大家嫉妒,二便是董桌勢力太過強大。

倘若如君侯所說,將董卓擊殺或是趕出司隸,趕往關西,只怕真正的亂世便開始了,是故現在討董甚至所有有地盤的州牧太守,都有可能是我等的敵人,我等也是他們的敵人。”

袁紹看著自己這個首席謀士兼兒時好友暗笑一聲,這貨一向恃才傲物,不想那日被袁珣嚇了一嚇,再不敢在袁珣面前託大,所以才有了直呼自己字,而尊稱袁珣“君侯”的情況。

袁珣介面道:“是故借虎牢關這個天下雄關,我等便需讓討董諸侯出力,一來消耗其實力,二來,既然他們打著為我袁家報仇的名號來會盟,那就要出力,董卓要滅,諸侯實力我們也要消耗。

特別是韓馥,我手下滿打滿算也只有兩萬多人,韓馥坐擁冀州,民富兵強,雖然可以讓他在冀州世家中名聲盡失,但難保他不狗急跳牆。”

袁紹沉吟一下,皺眉道:“但是這些諸侯皆想著保留實力,若想讓他們心甘情願出力可不容易。”

荀諶聞言沉吟一下道:“倒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戰事膠著到一定程度,已危害到了一定這群人的性命,彼時他們想不出力都不行。”

袁珣驚訝的看了這荀彧的親兄長一眼,果然荀氏這一代不輸上一代八龍,荀攸、荀諶、荀彧皆是一個比一個腦袋轉得快的人。

荀諶的話雖然和賈詡的具體計策有所出入,但是原理卻沒什麼不一樣,也都是逼著諸侯們自保而已。

在袁紹手下一群大能的商討,袁珣時不時插上兩句嘴的情況下,整個驅狼吞虎的計策算是趨於完整。

勘定了計策之後,袁珣好奇問道:“叔父,不知那韓馥這段時間有沒有為難於你?”

袁紹冷笑道:“我有了你的一萬精銳,讓那廝算是斷了鉗制我的念想,但是他在糧草之事上還是處處掣肘我,若不是你那邊支援了我一部分糧草,我倒是讓你的兵餓肚子了。”

袁珣點點頭,微笑將自己倒賣軍備的想法說了說,商道一途袁紹並不擅長,倒是像是聽天書一般,等到確定袁珣此舉沒有資敵的威脅之後,這才點頭笑道:“你是洛陽財神,這方面我倒是不擔心,你大膽去做便是,叔父我做你後盾,讓那韓馥吃癟!冀州那邊你放心,我已派公則帶著證據前往遊說當地世家,其中以前太圩陳球從事審正南迴復最為強烈。”

原來是他!審配乃是河北名士,早年追隨太尉陳球,陳球死後鬱郁不得志,在韓馥手下當了個幕僚。

袁紹早年在洛陽名聲頗好,還繼承了李膺的衣缽,李膺乃是陳球愛徒,是故審配響應袁紹的號召很正常。

“叔父……”袁珣聞言搓手笑道,“你也知道我兵少,此去佯攻虎牢關總要死人,我捨不得啊……”

“你……”袁紹聞言失笑道,“你這哪裡是為帥之人說的話?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道理我都懂,可是若是和董賊搏命廝殺,我絕對在第一線,可是佯攻損失兵力,我心裡不太舒服啊……”

袁珣一副小無賴的樣子讓袁紹哭笑不得。

“那你待如何?”

“叔父可否去韓馥那裡借一部分兵力來,他的兵死了我絕不心疼。”

袁紹指著袁珣笑罵道:“你這痞賴貨,還真是給我出難題……也罷!你去便是,韓馥這兵我總能給你借來!”

“如何借?”

袁紹冷笑一聲道:“哼,現在全河北世家都知道韓馥怯懦且蛇鼠兩端,他若想挽回名聲,容不得他推辭,我這還幫了他呢!”

……

天色將暗,袁珣帶著親衛出了袁紹住處,一路快馬賓士前往曹操軍營,才入曹操軍營,在其士兵的報唱下,便見曹操一襲布衣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