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袁術入場,各路諸侯紛紛起身向袁術拱手致意,袁術笑著拱手回應,等他走進場中央,只見左首處袁紹正坐在那裡,身邊是被表為行奮武將軍曹操,二人中間空了一個座位,看來便是留給自己的。

袁術一看自己坐在袁紹下首,頓時心中有些不悅,但是全場諸侯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自己也不好藉機發難,輕輕哼了一聲,這才走到座位上坐下。

此時見能來會盟的諸侯人全部到齊,在場資歷最老的東郡太守橋瑁起身道:“今日我等在此會盟討董,需有人盟誓吧?”

盟誓在漢代就相當於出征前的動員講話,是非常重要的儀式,而盟誓者一般都是主帥或主帥身邊的大將。

一聽橋瑁這話,在場諸侯都紛紛議論起來,但是袁術卻眼尖的看見一面寫著“中郎將公孫”公孫的旗子下面站著三人,為首的乃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布衣男子,男子面冠如玉,相貌堂堂,大耳長臂,非常惹眼。

他身後跟著兩個大漢,一個赤面美髯,一個環眼豹頭,一看別都是勇武之輩。

袁術皺眉問道:“那面是中郎將公孫瓚麼?怎的立於那處?”

曹操在旁看到,撫須一笑道:“非也,那是代表公孫中郎將來參加會盟的高唐縣尉劉玄德,他來之時被衛兵攔在城下,某家遇見便帶他進來了。”

劉備聽聞曹操的話,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

他早料想道自己若是手中無兵力來參加會盟會被人看輕,這才從高唐縣“順”走了五百縣兵。

可他也沒料到,此次會盟與五年前黃巾之亂平亂是不同,那時候只要你手中有些團練民兵,都會被朝廷接納,可現在來參加會盟的都是什麼人?最低都是一郡太守,兵力皆是上萬,他縣尉算個什麼?

即使是扯出師兄公孫瓚的大旗,都無人理會。

五百個縣兵,讓他進入會盟現場就和打其他諸侯臉似得。

幸得他被阻門外是正好曹操帶著自己家兵入城,看劉備相貌堂堂不是凡人,而且談吐有理有據,一時好奇便把他帶入了會盟現場。

未想到這傢伙入了現場以後,也不顧其他諸侯奇異的目光,把路上自己趕至的公孫瓚大旗一展,沒座位便帶著張飛關羽往旗下一站。

袁術一聽,眉毛一挑,嗤笑道:“嚯!我們這會盟幾時成了草寇聚義了,五百縣兵,一個縣尉,帶兵投一方諸侯在城外駐紮便是,孟德你真是好笑,還把此人帶進來,若是讓董賊得知,還不笑我關東聯軍無人爾?”

張飛一聽便不樂意了,剛想出來便劈頭蓋臉罵這人模狗樣之徒一頓,卻被劉備死死拽住袖子,劉備狠狠一眼瞪得張飛一蔫兒,不敢再有言語。

“後將軍當面,吾劉玄德雖然官卑位輕,然身為宗室,也有一顆匡扶漢室,靖平亂世的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難道這討董義事是靠著出身才能參加的麼?”劉備朝著袁術抱拳,不卑不亢的問道。

曹操一聽,咧嘴一笑,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袁術被劉備一句話梗得無話可說,倘若他要是承認了劉備說的話,別說是在場地位比他低的諸侯,就算是孫堅聽了心裡也會不舒服。

袁紹抬眼看了劉備一眼,心道此人倒是有些異於常人之處,討董會盟乃是大事,不要搞得太難看,所以開口解圍道:“這位……義士說的有道理,董逆乃是天下之敵,人人得而誅之,來人,給這位劉義士來了便來了。”

袁紹都這麼說了,袁術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冷冷看著劉備退回到那公孫瓚大旗下站定。

劉備感激的朝袁紹拱了拱手坐下,此時在場人很多都為劉備出眾的表現而側目不已。

袁紹化解了袁術有意的先聲奪人,這才對被袁術打斷尷尬站起身的橋瑁點點頭,說道:“橋公且繼續。”

橋瑁朝著袁紹微笑一下,這才點頭繼續道:“我建議,由本初來主持盟誓!”

橋瑁這是投桃報李,畢竟剛才被袁術打斷他也很尷尬。

袁紹聞言擺手道:“萬萬不可,紹雖然首倡討董,但是畢竟資歷不足,比起橋公來說,紹尚是晚輩。”

“那就後將軍來!”陶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