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長沙。

郡治之中傳來一聲嘆息。

“唉……”

一身梁冠官服的孫堅放下手中袁隗的討董檄文,付膺長嘆道:“想不到短短半年,洛陽風起雲湧,朝廷烏煙瘴氣,連老太傅和太僕都身隕洛陽……董仲穎啊董仲穎!

倘若當年張伯慎能聽我之言,早日誅除董賊,何以天下有此浩劫啊!”

孫堅和董卓時有仇的。

當年張溫平涼,董卓作為平涼右路破虜將軍一直保留實力,聽調不聽宣,出工不出力,張溫頗為無奈,時任張溫先鋒大將的孫堅曾諫言張溫,召董卓入營一舉誅殺。

可惜張溫性格懦弱,外加蕩寇將軍周慎也是袁氏門生,和自稱袁氏故吏的董卓有同門之誼,極力反對張溫殺董卓。

張溫懼怕袁氏權威,是故對孫堅的建議視若無睹。

而董卓得知此事後,一直對孫堅懷恨在心。

孫堅性格剛毅正直,又是沙場宿將,手下黃蓋,祖茂,韓當、程普四員大將皆是難得的猛將,彼時就連董卓也奈何不得。

可是奈何不得並不妨礙董卓暗自在背後下絆子,董卓因在平涼之中損耗最少,甚至是唯一打過大勝仗而沒有敗於邊章韓遂之手的人,得以被靈帝封為幷州刺史,封列侯。

是故在張溫柵車入洛後,孫堅沒了靠山,一直被董卓所為難。

之後皇甫嵩接替張溫成為平涼主帥,不是皇甫嵩嫡系的孫堅只得帶著部將回到壽春,之後又被徵辟為長沙太守。

其實孫堅這個太守乾的也不是很順心,長沙郡地處荊州南面,南接交州,地廣人稀,環境惡劣。

還時常受到交州百夷的侵擾。

如此也還好了,畢竟孫堅是大漢難得的將帥,他豈會怕區區百夷蠻族侵擾?就算是區星造反,照樣被他陣前所殺!

最讓孫堅難受的是來自時任荊州刺史王睿的責難。

王睿乃是琅琊王氏出身,以文德舉茂才一路當上荊州刺史,孫堅剿滅賊寇之時,不在乎王睿政令,屢次跨境作戰,引起王睿不滿,是故無論是壓制孫堅功勞,還是當眾以武夫之名折辱孫堅,屢屢刁難。

使得孫堅頗有功勞卻不得朝廷所見,一直委身於長沙不得動彈。

“那按照主公的意思,當相應袁氏號召,北上討董?”

坐在下首的老將程普首先開口。

孫堅堅定的點了點頭,朝著北面拱手道:“我孫文臺深受漢恩,才能以白身有今日太守之地位,為朝廷討逆責無旁貸!莫說老太傅已然發文天下,就算是沒有人號召討董,我也欲前往洛陽誅滅董賊,還天下太平!”

孫堅又舉起一封黃麻紙通道:“這是後將軍發來的召文,召我去汝南匯合前往討董。”

他展開那書通道:“後將軍已上表我為破虜將軍……”說著深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並承諾我,倘若討逆成功,表我為豫州牧。”

“豫州牧!”

聽得孫堅說完,不但是程普,就連韓當黃蓋和祖茂都是驚呼一聲。

且不說州牧乃是集軍陣為一身的封疆大吏.

就說豫州乃是中原中樞要地,州府數百萬民眾,錢糧充沛,若是當上豫州牧,可謂穩坐天下諸侯第一序列的位置!

“可是……後將軍的話能信麼?”

程普遲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