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三卷正式完結,請大家撒花~)(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話很突兀,就算荀彧和劉彤“情如兄妹”,但是畢竟荀彧不是袁珣幕僚,這樣的內幕荀彧難道不知道不該問麼?
天子聖駕關乎漢室天下,乃是天下鼎器,以荀彧的聰明,自然知道此事的劉辯對於任何諸侯是什麼價值!
可他就這麼直接開口問了。
袁珣微微眯眼看著荀彧,目光中已然有些不快,可是荀彧怡然不懼,昂然和袁珣對視著。
霎時間,整個縣衙正廳氣氛凝重至極。
半響後,袁珣深吸一口氣,搖頭道:“聖駕在亂戰中失蹤,我們在戰後找遍了戰場,機沒找到陛下屍體,也沒找到陛下活人,而董賊追兵只有主將逃回,不在董卓手裡。”
倘若荀彧和陳群一般認主,袁珣一定會如實相告,但是荀彧上來就質問,袁珣也不可能將實情告訴他。
歷史上的荀彧一直是漢室忠臣,一心想匡扶漢室,而賈詡為袁珣制定的計劃明顯和荀彧初衷不符合,袁珣下意識的就避開了事實。
荀彧死死盯著袁珣看了半天,見袁珣目光清澈,這才嘆了口氣道:“天子關乎漢室興衰,倘若失蹤在戰場,之後反董便被動了……”
郭嘉忽然開口道:“文若此話嘉不敢苟同,漢室式微,天下動亂多年,人心浮動,天子落在誰手裡,不過都是傀儡棋子,即使是反董聯盟成功,天子這枚棋子也會引得天下諸侯窺探,彼時聯軍爾虞我詐,哪裡還有心思反董?”
郭嘉此話一出,荀彧忽然抬頭死死盯著郭嘉,然後再看看袁珣,半響後這才點頭苦笑道:“奉孝當真是大賢,所言不虛……是故天子……失蹤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袁珣眉頭微皺,半響後這才放開。
郭嘉果然是郭嘉,一眼便看破了自己想收服荀彧的心,這話說的很有水平,隱晦的告訴荀彧天子無礙,但是也不承認天子在袁珣手中,即安了荀彧的心,也表明了初衷。
郭嘉嘩啦一聲張開摺扇,喝了一杯酒問道:“文若不助我們一臂之力麼?”
荀彧一怔,沉吟一下,拱手道:“奉孝恕罪,非是某不肯助君侯,乃是此時天下不明,不知孰人能夠匡扶漢室,某確實佩服君侯高義,但是心中仍然舉棋不定,吾兄荀諶在本初公賬下聽命,說本初公忠心為國,一心邀請在下前往渤海郡相助,是故在下想先去看看本初公那裡看看再做決定。。”
袁珣輕嘆一聲,荀彧當真是謙謙君子,真誠無比,他既不推諉,也不巧言令色,而是很直接的告訴郭嘉他還在考慮,這樣的話任誰也沒法怪他。
畢竟人家說的是實話。
他荀家已有荀諶在袁紹賬下作為謀士,邀請荀彧去合情合理,而且袁珣依稀記得,歷史上荀彧確實去了袁紹那裡,只是袁紹並非荀彧心中明主,輾轉會到潁川才得見曹操。
想到這裡,袁珣目光奇怪的瞟了郭嘉一眼。
歷史上這貨似乎也去觀察過袁紹吧?
自己這二叔到底做了啥讓這兩位不滿意?
荀彧還在猶豫,袁珣也不好逼迫,笑道:“文若兄所言極是,此乃關乎家族之興盛,當真不得不謹慎行之,這樣吧,你便帶著家族隨我出汜水關前往陳留,之後再做打算?”
這事急不得,急了反倒起了反效果,彼時荀彧如同拋棄袁紹一般跑了,這才是得不償失。
而且走一路,自己還不能收服荀彧,那就說明荀彧和自己無緣,畢竟荀彧能來這裡見自己,都是靠著自家那小公主的關係了。
和當初的郭嘉一般,你荀彧都和我走了,我向你問計你荀彧還能藏著掖著?久而久之,和郭嘉一般,你往哪裡走?
荀彧感激的看了袁珣一眼,拱手道:“某代荀氏族人謝過君侯高義。”
“文若兄不必客氣,來,大家先吃,我敬大家。”
袁珣敬了在場大賢們一杯酒,忽然想起什麼,轉頭問郭嘉道:“對了,怎麼就你和志才兄在,元直師兄呢?龐統呢?老師和龐公呢?”
郭嘉喝了一杯,滿不在乎的說道:“老師說他就不隨你去陳留了,去了也幫不上忙,是故和龐公一起回襄陽去了,元直要護衛老師,是故先行一步。”
袁珣大驚道:“老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