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合汙(加更一章,別問為啥,問就是求各種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袁隗心中此時亦是雜亂不已,董卓今日又是封呂布,又是殺人立威,除了後續肯定有更加驚世駭俗的動作外,居然還像摟草打兔子拉攏袁家。
不,不能叫拉攏,這應該是叫做捆綁!
一旦他們答應袁珣和董卓孫女的婚事,董卓以後的所有動作在天下人眼中都和袁家有分不開的關係。
袁氏百年累積的聲望,只怕不消幾時就會被糟踐的所剩無幾,若是反對這麼婚事,以董卓的性格,袁家只怕就在此時和兵力雄厚的董卓撕破臉,那麼莫說是他袁隗,此時身在洛陽的袁氏族人只怕會被董卓屠殺殆盡!
袁珣?
沒錯,袁珣現在手中的兵力乃是洛陽第二。
但是董卓手中兵力已然堪堪快到十萬了,手握如此雄兵,莫說是洛陽,全天下的人只怕再難找出第二個。
況且若是董卓以洛陽袁氏族人生命為要挾,袁珣還能放開手腳與董卓一決高下麼?
而且就算此時虛與委蛇答應董卓,之後袁家若是想要反董,憑藉此層關係只怕也會背上忘恩負義的名聲。
不要懷疑,在這個時代,價值觀就是這麼怪異。
你朋友受辱,你為朋友屠盡對方全家,無論對方家人是否無辜,你都無罪,甚至名聲大振被舉為孝廉。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殘暴若董卓者死後,蔡邕還要為他伏屍痛哭的原因。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董卓和袁家聯姻是德,倘若袁珣反董,便是無德之事,即使袁珣反董成功,此事也會成為袁珣一生品德的汙點。
一時間袁隗居然進退兩難。
不只袁隗,就連袁珣的父親袁基,乃至司隸校尉袁紹此時皆是面色陰晴不定,除了頗有些幸災樂禍的袁術。
袁珣低下頭,面色有些陰沉。
他已然注意到董卓和煦微笑之下目光中殺機連閃。
李儒不愧是毒士,定計一針見血,此事是對袁家的拉攏,但何嘗不是對袁家的試探?
此時若是袁家不應,被屠戮滿門的慘事即刻便會上演,莫說此時來不及出城調集軍隊應對,就連他自己要殺出城去都是一種奢望!
袁珣抬起頭,目光卻偶然連線到董卓身後顯得楚楚可憐的何之瑤母子,電光火石之間,袁珣心中已有了定計。
“董公提議甚好,珣早已聽聞董白小姐才貌雙全,當真乃某之良配!某在此見過……嶽祖父大人!”
袁隗眼睛猛然睜大,不可置信的看著袁珣,以以往袁珣的性格,怎可能輕易答應,只怕當朝與董卓翻臉,可是最不可能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群臣頃刻間譁然,驚異者有之,思量者有之,更多的卻是鄙夷。
老人看著袁珣那無視了周邊鄙夷輕鬆的笑容,鼻子有些發酸。
那孩子……是在保全袁氏啊!
老人一生籌劃,就在董卓入京那一刻付之東流,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他一心想為袁氏謀求一條康莊大道,讓袁珣做一個逍遙王侯,此時卻讓袁珣以自汙委曲求全,再想想袁珣入京時和自己談到反對董卓入京被自己冷淡對待……
他恨不得此時就站出來,代天下世家罵一句:“董賊,你死期不遠矣!”
可是他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