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鬆了!”朱志英忍不住輕聲說道。

這些街道上鋪石板,地下的的地基都是用三合土夯制而成,又被人長年累月的踩踏,車走馬行,雨水滲入,時間一長,土質被壓的極其結實。

三合土名義上叫土,實際上是土法上馬的水泥。

用黃土、石灰、細河沙三種材料按照比例混合。

黃土、沙子都要細細篩過,確保顆粒勻稱,然後摻上三層左右的熟石灰,攪拌均勻後用木錘反覆捶打,使之相互滲透,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做到“熟化”,只有熟化後的三合土才可以用來打地基或者鋪路。

三合土在製備時工藝雖然簡單,但會消耗大量人力,使得其價格頗為昂貴,所以築路便是個大工程,哪怕是在富庶的吳地鄉間,鋪路也是值得被廣泛傳揚的善舉。

浦東不少地名便是以姓氏+路來命名,就是為了表彰某家大戶的善舉。

這種高製備成本帶來的優點就是相對方便的原材料收集以及非常良好的使用體驗。

用手三合土鋪就的路基,尋常鐵鏟一鏟子下去,最多深入一分,並且反彈的力度會震的手發麻,甚至會崩壞鏟子的刃口。

若是按照這個效率不知道要挖到猴年馬月。

可為何現在土質變得如此疏鬆?

奧妙就在下午打碎的那兩甕糟燒上,這是槽坊自己釀造的土燒,酒精度極高。

鄉下人釀酒講究個實惠,不但要味道香,度數也要足,最好一杯下去人就倒了,這才會讓大家花錢。

這年頭又沒什麼制酒標準,酒精度數高低全憑制酒師傅掌握。

這些糟燒的酒精度至少在65上下,可以直接拿來消毒用,實際上祝為民家裡也確實存了點,不是為喝,就是生怕萬一自己有個傷口,好及時消毒。

保衛三中成立後,總部裡也放了一小壇,派的也是這個用場。

當然,這一小壇糟燒經常莫名其妙的減少,而負有儲存之責的馮有福對此一問三不知,時間一長,祝為民只好親自嚴加保管,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當下午這兩大罈子,加起來足有小一百斤的糟燒被打碎在地後,酒精飛快的滲入地下,然後在烈日導致的高溫下快速揮發,連帶著就讓土質也變得疏鬆起來。

加上來不及完全蒸發的水份,雖然這地基依然很硬,但已經不再讓人絕望。

王靜齋手腳麻利,十幾鎬下去,將土層鑿松,隨後馮有福和朱志英輪班換崗,揮舞鐵鍬挖坑掘壁洞,等土質再變硬時,王靜齋再來鑿幾下。

很快一個通向院內的深坑通道挖好,由於有詳細圖紙,這個坑的院內出口恰好位於崗樓的下面。

隨著王靜齋幾鏟子下去,輕輕的嘩啦一聲,新鮮空氣透進來,他謹慎的伸出腦袋看了看,一切如常,院內非常安靜。

他將洞口略略擴大,閃身鑽了出來,馮、朱二人也這樣進入院內。

三人躲在木質崗樓腳下的陰影裡。

王靜齋指指自己,朝上努努嘴。

隨即藉著陰影攀住了木橫檔往上翻去,眼看他彷彿一隻靈活的猿猴。

馮,朱二人都是敬佩不已。

沒一會,王靜齋又翻了下來,背上揹著一支步槍。

隨即,他又翻上第二座崗哨,如法炮製。

整個唐宅有四個這樣的崗哨,但從圖紙來看,另外兩座對接下來的行動影響不大,也就暫且放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