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啦啦啦。

這樣的日子,讓我想起了春遊的時候,老師帶著小孩子們,像鴨媽媽領著小鴨。

現在,我就是帶路的鴨媽媽,雖然這個比喻有點奇怪,不過現在我說走那條路,就走那條。

好吧,沒那麼誇張,反正就是往京城外走嘛,現在已經出了京城,好心的晁天薇女士將路線只規定了大致,雖然顯得不太嚴謹,不過讓我佔了便宜,選個輕鬆一點的路線也沒問題。

“大人,我們要往那邊走啊!”馬車伕笑嘻嘻得問。

他是我出宮前選的車伕,我旅遊,啊呸,尋寶任務只能選一個車伕,來駕這輛四面漏風的馬車。

沒錯,實際上這馬車就是一匹馬,拉著一輛木板車,就和我在電視劇上看到的拉貨的馬車差不多。

現在在車上的,是我,齡白和另一個宮中出來的女孩子,還有就是車伕彭包。

“就走右邊那條看起來平整的吧。”

“好嘞,我正趕得高興,大人要走右邊的,我說這車呀,還能更快。”

“彭包,這車可不穩當,你彆著急,別顛下去了。”

眾人一聽齡白這話,就知怕被顛下去的是她自己,我和彭包都忍不住笑了,另一個女孩抿了抿嘴,沒有笑出來。

這個女孩子叫小亞,很可愛的名字,聽安排的人說,她是待在薄苑宮中已經足夠年紀出宮了的,與我們順路,薄苑便讓她與我們同行了。

我當時就奇怪,怎麼隨便給我拉了個人,那公公還鄙夷我,說出了京城,這路上就不知道怎麼樣了,多給我個人,也多個安全。

我倒不覺得他說得怎麼對,這小亞是出宮了的人,不是婢女,我也就不是她的主子,多了個不認識的人,我又沒辦法已經熟悉的對待婢女的那套對待她,這難道要社交?

我從來是怕社交的,對待同事如薄苑,晁馨然,還可用套路過去,可真的要日夜相處的人,就不宜用那套了。

好在小亞話也不多,壞在小亞話不多,我不用怎麼回答,一路上安安靜靜的也有些不自在。

最最貼心的自然是齡白了,她一出了京便話多起來,一會兒問我坐得舒不舒服,一會兒讓我看狗尾巴草,氣氛緩解了好多。

不過我也想了解一下小亞,便盡力看起來隨意地說,

“你們家鄉是何種景色啊?”

“大人,你忘了,我四歲就從盛州隨我爹孃搬到京中,我也來了,盛州的景色,我都記不得了。”

我想起來了,我曾問過齡白竹青的,齡白的爹孃在她入宮前幾個月去了,她沒那麼多牽掛,也才與我同行。

“小亞,你呢?”

我同齡白都看向小亞,她眼中閃過不自然,頓了頓,才說,

“我的家就在南面,到了,大人要去的地方,也就不遠了。”

齡白想了想,“哦,那就是蓮湖附近嘍。”

我對齡白說過,等我們到了蓮湖,也就可以返程了。

“差不多。”

“那蓮湖長什麼樣啊?”

“比這裡多些湖,景色也不錯,不過也是個窮苦地方。”

齡白的好奇心還沒有滿足,“小亞,我聽說水鄉都十分潮溼的,你家鄉也是嗎?”

我撓撓頭,“齡白,我們走這些路還到不了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