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更新, 趙國和義渠這一戰落下帷幕之後,整軍待發的魏國忽然偃旗息鼓,一是因為趙國連殞兩員大將,對再進攻離石之事有所遲疑,再則,魏國懷疑此事是秦國陰謀,擔憂自家軍隊是否陷入羅網而不自知

魏國暫停下動作,暗中開始調查公孫谷和呂謖的死因,以及清理軍隊內部

短短七八日的遲疑,給了秦軍很充足的佈防時間,也令秦國平復後方義渠動亂更加從容

屋內焚著寧神香,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宋初一坐在案前,手裡握著一卷竹簡,垂眸細閱,谷寒跪坐在左上首靜候

這是從魏國傳來的訊息,如今公孫衍忙著搞合縱,身掛數國相蠅多半時間不在大梁,田需已離魏,合縱之事鬧的沸沸揚揚,魏國作為主謀國,權貴的注意力大都放在這上面,正好便宜了徐長寧

徐長寧此人有個長處,便是擅於借題發揮想當初他沒有上佳論策時,尚且能夠以言辭煽動人心,現在有了宋初一給的論策作為基船更加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入魏之後行事十分便利,先是在魏國最大的博弈社裡演說論策,隔了幾天又到酒樓中論政,言辭不乏可圈可點之處若是風平浪靜之時,必然是萬眾矚目,然而在合縱這場大風浪裡,他這圈漣漪的風頭被壓下去許多

不過,該留意的人還是留意到了

魏王為了招攬人才,在各個較大的言論場所都有安插暗線,一旦有優秀的言論很快便會被呈到宮中,先由郎中篩燻而後魏王過目

這些言論混在一起,隨意被分到左右郎中那裡而徐長寧的那份書簡恰巧到了閔遲手中

閔遲覺得,徐長寧就算沒有經世之才,光憑著這份見解和策略便可知他並非尋晨人於是繫上紅綢,呈於魏王案上

左右郎中作為魏王最信任的貼身官員,有保舉的權利,倘若發現有才學出眾之人,便在其言論書簡繫上紅綢,到時候魏王就會著重觀閱

宋初一知道自己的策論經了閔遲的手,並得到他的保舉心中竟然並不覺得高興

報復,本身就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谷寒見她放下竹簡,便開口道,“魏王已封徐長寧為上大夫,尚未賜官職他想問您,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宋初一未答話,攤開一卷空白竹簡,筆下仿了徐長寧的筆跡,雖不算逼真,卻也有五六分相似

她與徐長寧之間的書信,從未指示過他該怎樣行事徐長寧缺少的是對大局和時機的掌控能力,人卻不笨,一旦拿到宋初一所寫的策論他便能夠揣摩出怎樣行事

徐長寧這種人無法勝任掌權者,卻是個很好的執行者

至於聯絡之中倘若宋初一有所補充,便會令黑衛口傳

宋初一擱下筆,待筆記晾乾,捲上遞給谷寒,“將這此卷秘密交予徐長寧另傳我話:不可操之過急,腳下站不穩就想一步登天,遲早會摔死”

“嗨!”谷寒應道

“嗯”宋初一道

正值午後,炙熱的空氣令人昏昏欲睡,宋初一撐著扶手起身,去內室的竹榻上午睡

外面連蟬鳴聲都斷斷續續,宋初一看著外面那株枝幹遒勁的老樹,眼皮沉重

不知多久,有絲絲涼意飄到臉上,她尚未睜眼,便感覺一隻溫熱的手覆在她眼上,緊接著,她嗅到了那人衣袍上清淡的皂角味

“下雨了”醇厚的聲音帶著笑意

宋初一身子微僵

那人鬆開手,拍拍她的大腿,“別鬧,快起來,我在後山挖到奇蘭,”

宋初一沒有睜眼,卻順著記憶裡的話語道,“你就不怕我再給你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