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這幾日君上就要啟用你,你身體養得如何了?”張儀一坐下便問道。『雅*文*言*情*首*發』

宋初一笑道,“好得很,我些天吶,閒的都快長蝨子了,君上再不吱聲,我也得去求個事兒做做!”

張儀仔細看了宋初一幾眼,道,“氣色不錯,只是……”

“只是什麼?”宋初一看看自己,好像並無不妥。

“懷瑾也有二十了吧,怎的還是這樣白淨淨的。”張儀皺憂心道,“這可不好,你改日私下裡問問御醫,是不是久病缺了陽氣,你年紀也不小了。”

宋初一嘶了一聲,“這句話怎麼這麼耳熟呢?”

寍丫掩嘴偷笑,“先生方才還用這話說教甄先生呢,真是一物降一物。”

“這事兒不急,還是先說說正事吧。”宋初一手指輕輕敲著案。

寍丫聽見要談正事,便躬身退了出去,把門帶上。

張儀也斂了玩笑的心思,言歸正傳,“還不就是秦魏之事,我來主要是看看你身體如何,能否上任處理政事,我正在觀望楚魏那邊的情況,倘若真是成功聯手,為兄恐怕要親赴楚國一趟。我便會向君上舉薦你代丞相職務。”

“我認為就算秦國不插手,他們也聯不成手。”宋初一道。

“懷瑾何以確定?”張儀疑惑道。

單憑推測,宋初一自然不敢確定,但她前世記憶裡,這樁事情的確沒有成,但不久以後,魏國就要對秦用兵,且大敗秦國,取了離石要塞……當時帶兵之人,是公孫衍!

那一場戰秦國傷亡慘重,宋初一這些天曾經反覆思忖,.但思來想去,這天下紛爭不斷,避了這一樁,說不定就會迎來另一樁更慘烈的戰爭,傷亡也許會更多。

宋初一漸漸發覺,這一世有很多地方都與前世不同,但大方向上沒有變化。既然她有“先知”可以利用,與其強行讓事情發生偏軌。還不如掌握主動,謀得更大利益。

“不能確定,但我認為君上放公孫衍回去,定然是有目的的。”宋初一身子微微向前傾了傾。“當初以衛使身份入秦,君上觀我論策之後,便生出用強之意,因我當初與君上約定三年之後入秦謀事,君上才成君子之約,觀今日情形,對公孫衍卻不可能留手。”

當初贏駟之所以沒有動手,是因為與宋初一有君子之約,若她是守信之人。將來必然要為秦國效命,比撕破臉強多了,而公孫衍不同,他論策與秦不合,脾性與贏駟不合,絕無可能再回秦國,偏他又是個有真才實學之人。以贏駟的手段,真能輕易放過?

“竟有此事?!”張儀頭一回聽說,多少有些吃驚,但旋即也想到了這一層。

“所以這段時間我仔細打聽了魏國的情況,大哥必知魏國信任丞相是田需……他一直主張親楚政策,想必在楚國得到不少支援,公孫衍直奔著楚國相位去,豈能放過這好時機?”宋初一笑道。

張儀道。“這一層我也曾想過,但公孫衍如今名聲大噪,說不得就去了別國,不得不防萬一。”

宋初一思忖良久,“大哥想的周全,不過我覺得這反倒是個機會。魏楚聯手,倘若出了變故,我們便趁機煽動楚國對魏用兵,趁機取下楚國在巴蜀佔的土地,那裡被楚國所佔,秦軍人手不足,不能騰出手來好好治理巴蜀,取下它的意義何在?況且兩軍相界處沒有天險依靠,早晚要成大隱患。”

張儀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懷瑾與我想到一處去了,逐步攻進中原,還是得從楚國下手!”

魏國幾乎全是平原,除了燕國之外,與各國均接壤相鄰,以秦國現在的實力,若是集中攻打魏國也不難取得成績,但打下土地之後不僅十分難守,還會引起周邊列國的危機感,現在選擇對魏國動真格的,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想吞併天下,秦國必須在對楚國動手之前有壓倒性的實力,巴蜀乃是天賜糧倉,是重中之重,必要守得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