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來的八分之一決賽,王一男才終於遇到了一位強大的對手,一座很難攻破的老資格堡壘。

這個堡壘就是著名的智利大炮,賽會十一號種子岡薩雷斯。

如果僅從排名上看,王一男這個十三號種子,對上的另一個是十一號種子岡薩雷斯,似乎是大致能算個旗鼓相當。

實際情況卻完全不盡然。

歷史上的岡薩雷斯,最高排名曾經來到過世界第五。

並且在2007年的澳網打進了決賽,最終敗給了正如日中天的費天王而獲得了亞軍。

在接下來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岡薩雷斯再次打進了決賽。也再次敗給了另一位正與費天王問世界網壇誰主沉浮的納達爾,再次獲得亞軍。

現年已經三十歲的岡薩雷斯,雖然生涯擁有數座ATP冠軍獎盃在手,但在一些高階別的賽事中,就像悲情的羅迪克一樣,大多時候費德勒就是他奪冠的最後攔路虎。

2007年的澳網如此,2006年的馬德里大師賽也是如此。

致使目前已接近退役年齡的岡薩雷斯,生涯只獲得過一個大師賽冠軍,還是在2005年因阿加西退賽而偶然獲得的參賽名額後,才在上海大師賽上僥倖獲得的。

雖然岡薩雷斯至今還沒有戰勝過費德勒的戰績,但其他的世界前十,包括納達爾和羅迪克以及休伊特等人,都曾經敗在過他的拍下。

面對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老將,無論是王一男還是黃教練,用某國官方新聞套話的語言來說就是,引起了高度重視。

就像一場破城攻堅戰。

前面的三輪不過是清掃外圍戰場。此時的八分之一決賽,才算終於衝進市區,開始面對各種重火力交織的明碉暗堡。

但王一男對岡薩雷斯並不陌生。

岡薩雷斯甚至還是他最早熟悉的著名網球選手之一。

2007年他在澳網當球童時,就有幸服務過費天王和岡薩雷斯的那場決賽對決。

對岡薩雷斯的發球和兇狠的正手重炮,王一男是記憶猶新。

但調閱了岡薩雷斯的前幾場比賽錄影後,王一男還是感覺到,岡薩雷斯也終於有了一些英雄遲暮的樣子了。

他曾經的滿場飛奔,在場上任何角落都能打出制勝分的風采,至今已經很少能見到了。更多的時間裡,他都是徘徊在底線,用穩健的底線擊球來獲得制勝分。

即使如此,黃教練和王一男仍然是做了充分準備。

因為喜歡岡薩雷斯的球迷太多了。

岡薩雷斯雖然是個底線進攻型選手,但他曾經的速度和敏捷,他的正手位極大威力的兇猛進攻,以及反手位的凌厲抽擊,不但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也有極強的觀賞性。

這些也正是眾多球迷喜歡他的原因。

“儘量壓他的反手位,同時儘可能地滿場調動他。兩個大角和網前的調動,加大他的非壓迫性失誤的機率。”

非壓迫性失誤,正是岡薩雷斯在底線進攻時的最大弱點。同時,他在底線進攻的發揮穩定性同樣也是有所欠缺。

如果把這兩項都算作岡薩雷斯明顯弱點的話,那現在的岡薩雷斯,可能還需要再加上一條了。

那就是他的移動速度和敏捷性,已經是大不如從前。

因此黃教練給王一男的最後一條戰術是,儘量迎前。

以速度挫敗岡薩雷斯一切可能的進攻準備,進一步加大他回球的非壓迫性失誤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