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悉尼奧運會,共發放90000個,運動員人均8個。

2004年雅典奧運會,共發放130000個,運動員人均10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發放100000個,運動員人均8.7個,據說還剩了5000個。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冬奧會雖然運動員人數比不了夏季奧運會,然而消耗的小雨傘竟然比夏季奧運會還要多……

當初娜塔莎告誡王一男的話,或者說是啟蒙,或者是誘惑王一男的話,其實也並非虛言或空穴來風。

運動場或訓練場上,姑娘們穿著輕薄的貼身運動內衣,緊身的內褲或超短裙,小夥子們則露著健碩的肌肉和翹臀,實在很難讓人把持得住……

但參加冬季奧運會的運動員們,也說出了他們的理由。

“天兒太冷,大家都不願意外出,就只好窩在房間裡做些羞羞的事兒了……”

1998年長野冬季奧運會,共發放小雨傘450000個,運動員人均42個,創雙高。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共發放100000個,運動員人均40個……據說原計劃要發放25萬個來著。

2018年平昌冬奧會,共發放了110000個,人均37.6個……

在奧運會,運動員們在各自宿舍或酒店陽臺的搭訕,顯得格外自如而熱情:

“Hi,美女,你是啥專案的?”

這樣的開場白毫不突兀,不會有一點點尷尬的成分。

而在網壇,無論是大滿貫、大師賽還是其他綜合性的賽事(男女運動員都有參加的那種),運動員之間的搭訕就更加具體了。

“Hi.美女(帥哥),想不想打一下混合雙打?”

混合雙打,八十八歲的老翁老嫗都不會拒絕,何況荷爾蒙爆棚的年輕運動員了。

尤其是隨著比賽的進行,越來越多運動員的比賽結束後,這種搭訕就愈發瘋狂。

就像王一男一樣。

勝利了需要宣洩。

失敗了也需要排解。

無論是宣洩還是排解,反正都是需要釋放……

在奧運會運動員村,在宿舍門把手上套個襪子,就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請勿打擾”了。

而在網壇賽事上,運動員則大多都住在酒店。

門把手上的牌子一翻就完事。更是方便不說,還節省了一雙襪子。

已經在網壇混跡了幾年的王一男和A拉德萬斯卡,對這類事情早已司空見慣。當初兩人第一次見面,只憑幾個眼神就基本OK,連搭訕都省了。

也只有王一男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山裡娃,才會再一次地要親自動手試上一番,確定無誤後這才肯罷休,才終於踏實。

自從楊咪懷孕後,王一男委實做了一段時間乖孩子。

這一乖就乖了將近一年。

超載的彈藥庫,此時只需一點點溫度,就極有可能隨時原地爆炸。

要不是決賽在即,要不是上一次米爾扎給他上了一課,沒準他此時立刻就去找A拉德萬斯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