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有波濤柔和的海灘,還有馳名世界的懸崖跳水(據說跳水的懸崖有40米高)。

更讓三個爺們喜出望外的是,海灣阿卡普爾科的歷史博物館中,不僅有西班牙殖民時期修建的防海盜的要塞,以及要塞頂部四周的一門門大炮……

博物館內展出的物品中,還有很多華夏古代的物品……

精美的瓷器、做工精細、色彩豔麗的絲綢製品……

這些華夏物品物品都是十六世紀時被稱為“中國之船”的馬尼拉大帆船,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運來的。

因為早在十六世紀,華夏的廣州、泉州、澄海等閩粵港口,就已經同菲律賓的馬尼拉以及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聯接在了一起。

到了上世紀的1985年8月,阿卡普爾科又和華夏的青島市締結成了友好城市。

可以說,遠在拉丁美洲的小城阿卡普爾科,與華夏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一個小小海灣,一個還不到七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三個爺們在抵達的當天下午就走馬觀花地逛完了。

逛不完也要逛完。因為王一男只有三天的恢復訓練時間。

單單是這炎熱而潮溼的氣候,就足夠王一男適應的了,何況還要在豔陽高照的賽場上揮汗如雨。

等到賽會的籤表出來,王一男就笑了。

黃教練這是繼續挑軟柿子捏啊。

澳網拿到冠軍後,世界排名已飆升至第六位的王一男,竟然被列為了頭號種子選手。

世界排名第八位的沃達斯科被列為了二號種子;

世界排名第十一位的岡薩雷斯被列為了三號種子;

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費雷爾被列為了四號種子;

世界排名第二十七位的費雷羅是五號種子;

世界排名在三十三位的伊斯內爾是六號種子……

墨西哥公開賽雖然是500賽,卻仍然是32個籤位。

王一男鎮守上半區,沃達斯科鎮守下半區。

王一男第一輪的對手,是來自義大利的弗格尼尼。

如果戰勝弗格尼尼,接下來很有可能是庫波特和澤巴洛斯之間的勝者,庫波特的可能性比較大。

到了第三輪也就是四分之一決賽,就有可能和賽會的七號種子摩納哥相遇。

到了半決賽,如果不出意外將有可能和前世界第一費雷羅相遇。到了決賽,就有可能是沃達斯科或者費雷爾了……

時年23歲的義大利選手弗格尼尼,是一位比較擅長紅土的選手。雖然目前還沒有拿到一個ATP冠軍,但他還是給王一男製造了一些麻煩。

弗格尼尼的打法隨意而奔放。看似不可能的進攻,他卻可以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線路。他雖然在王一男身上拿到了幾個精彩的制勝分,仍然很快就被王一男以六比四和六比二淘汰出局。

第二輪果真遇到了庫波特。作為王一男曾經的手下敗將,王一男再次以二比零將其橫掃。而四分之一決賽也不出意外地遇到了阿根廷選手摩納哥。

胡安摩納哥(uan Mónaco)生於1984年3月,身高185公分,體重76公斤,是個稍顯苗條的選手。雖然摩納哥目前的世界排名仍然在五十開外,但卻是已經拿過了三個ATP的冠軍。

對這樣一位有些資歷的選手,王一男還是比較慎重的。

第一盤的前六局,兩人都是各自保發,一路戰到了三比三平。

到了第七局,王一男仍然是沒讓摩納哥拿到一分而輕鬆保發。

第八局,王一男在手握兩個破發點時,接發強攻,隨後來到網前截擊。摩納哥的回球卻下網了。

此後王一男開始發力,第一盤再沒有讓摩納哥保發過。

最後以六比三和六比一連下兩盤結束戰鬥。

等到王一男以一盤未失的戰績,一路橫掃殺到半決賽時,果真就遇到了前世界第一,已經三十歲的西班牙老將費雷羅。

而下半區則稍稍有點意外。

原本以為可以再次遇到的沃達斯科,在第二輪就被岡薩雷斯淘汰了。而賽會五號種子伊斯內爾,則在首輪就被一位資格賽選手淘汰了。

下半區半決賽的兩位選手,分別是岡薩雷斯和費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