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單打李娜的這波熱度還正在發酵,男子單打這邊,王一男以十八歲還不到的年紀,也首次闖進了男子單打的半決賽,並且速勝了世界前十選手特松加首次闖進了大滿貫澳網的決賽。

有關華夏網球及其運動員的新聞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勁爆。

王一男揹著球包一邊向自己的席位走著,一邊在觀眾們的呼喊聲中,分辨著那些來自華夏的聲音,分辨著那些來自大洋彼岸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

人生能有如此一搏,足矣。

在打法網時,楊國偉那幫留學生們的一幕,再次出現在王一男的腦海裡。

華夏網球公開賽的決賽賽場上,那些火爆的一幕幕也在他的腦海裡不斷閃回。

但這次和哪一次都不相同。

這是自己第一次衝擊大滿貫冠軍。

是華夏乃至整個亞洲第一次衝擊世界網壇的最高峰!

是自己第一次向盤踞世界第一N多年的瑞士天王費德勒發起挑戰,發起攻擊!

和四人組在一起的時候,王一男一直把這場比賽當做平時的每一場比賽一樣。

贏了更好,即使輸了,也已經是賺大發了……

其他三人見他如此模樣,自然也是竭力配合著。

沒有人想把更多更大的擔承,明確給此時的王一男。

所有人都在竭盡全力地,在給王一男減輕心理負擔。

但包括王一男自己在內,四人組也好,賽場內外的華夏觀眾們也好,甚至在大洋彼岸守候在電視機旁的那些華夏觀眾們,沒有一個人不在期待著一個奇蹟。

一個很多年來只能想一想,甚至都不敢想的奇蹟。

此時賽場內更加瘋狂的聲音響起。王一男知道是費德勒入場了。

這是自己當球童時的偶像。

也是全世界無數網壇新人、無數網球球迷心中的偶像。

雖然王一男是第一次和費德勒臨場對決,但在他心裡,已經和費德勒對決了無數次。

從2006年夏偉元給他的第一盤比賽錄影碟片開始,王一男就知道了費德勒,就開始研究費德勒。

半決賽上穆雷之所以輸給了費德勒,不是穆雷的技戰術不行,而是穆雷太在意這場比賽的勝負了。

這種太在意,讓他自己對自己都產生了懷疑,都喪失了自信。把每一個制勝分都看得像賭注一樣去賭,去博……

這樣的心態,怎麼能把球打好,又怎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四人組討論的時候,王一男心裡的這些想法一句都沒說。

其他三人的意見和建議,他都可以讓自己來參考。

而自己的想法,只要在賽場上體現出來就行了。

猜先,練球……

面對比自己小了十一歲,近乎小了一輪的王一男,費德勒仍然表現得平等待人,仍然表現得溫文儒雅。

但他心裡十分清楚。